公募配置型产品搭桥,铺就中长期资金稳健入市新路径
【公募配置型产品“搭桥” 铺就中长期资金入市新路径】随着权益市场稳步上行,中长期资金风险偏好提升,居民理财需求也从保值逐渐转向增值,公募“固收+”、FOF等配置型产品则担负起“桥梁”作用,引导各路资金平稳入市。业内人士表示,从银行理财转向公募“固收+”只是资金入市的第一步。随着反弹行情向纵深演绎,弹性更高的“固收+”及权益类产品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资金流入—配置优质资产—上涨吸引更多资金”正循环已逐步开启。
◎记者陈玥朱妍
随着权益市场稳步上行,中长期资金风险偏好提升,居民理财需求也从保值逐渐转向增值,公募“固收+”、FOF等配置型产品则担负起“桥梁”作用,引导各路资金平稳入市。业内人士表示,从银行理财转向公募“固收+”只是资金入市的第一步。随着反弹行情向纵深演绎,弹性更高的“固收+”及权益类产品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资金流入—配置优质资产—上涨吸引更多资金”正循环已逐步开启。
偏好改变引发新需求
央行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8月,居民户新增存款1100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6000亿元。与此同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存款11800亿元,持续高增,且比去年同期多增5500亿元。前8个月,非银金融机构累计新增存款同比多增22800亿元,结构上呈现从居民存款向非银存款转移的趋势。方正证券研报分析称,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行与资本市场的表现转好是推动本轮居民财富配置转向的主要因素。配置型产品正成为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选择。
“下半年,基金好卖多了。”某大型商业银行理财经理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银行客户风险承受力普遍不算高,我们在推介高收益、高波动基金时会更谨慎。但今年以来‘固收+’产品反响不错,不少人理财产品到期后还追加了购买‘固收+’的资金,还有人让我推荐弹性更强的基金产品。”
基民小田(化名)就是如此。今年,她总觉得将钱放在银行理财里“躺不平”。“7月以来,我尝试了银行App里推荐的‘稳健型’基金,虽然波动比理财大一些,但收益增加非常明显,比一年不到3%的理财回报划算。”她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
开渠引水铺就新路径
多家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透露,债券型基金产品注册有新的调整,基金公司布局二级债基等“固收+”产品,最低权益仓位理论上不得低于5%。因此,近期多只权益仓位下限为5%的二级债基已进入申报流程,另有多家基金公司正为申报此类产品做相关准备。
“权益仓位提升或将逐渐成为二级债基的一种趋势。”华富安业基金经理戴弘毅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一方面,政策层面鼓励和引导资金稳步入市,另一方面,随着债券收益率下行至偏低水平,基于对投资收益的目标诉求,也要逐步增配权益资产。公募基金积极响应政策,推动资金入市。
事实上,今年以来,公募“固收+”、FOF等配置型产品“业绩规模双增长”的趋势愈发明显。从业绩来看,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全市场公募“固收+”产品与FOF产品近一年平均回报分别为9.55%和36.24%。从增量情况来看:“固收+”方面,截至9月21日,今年以来逾300只新产品成立(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其中多只产品首发规模均超20亿元;FOF产品方面,今年以来新发产品44只,超过去年全年的38只,合计发行份额占全市场新发基金比重达4.64%,创2018年以来新高。
循环开启凝聚新共识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长期资金通过公募配置型产品入市,能够更好地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流入—配置优质资产—上涨吸引更多资金”正循环已逐步开启。公募基金的配置作用日益凸显。
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加大含权中低波动型、资产配置型等产品的创设力度”“适配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促进权益投资、固定收益投资协调发展”。
“在居民资金入市过程中,‘固收+’基金要承担底仓配置的功能,主要面对广谱理财居民,在权益资产夏普比率改善、债券收益率由单边下行转为双边波动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多元资产配置平衡资产的收益与波动,力争为投资者提供兼顾收益获取与回撤控制的选择。”戴弘毅说。
戴弘毅还表示,当前“固收+”基金的配置价值也相对突出:一方面,宏观层面债券市场目前还没有转向趋弱的基础,但收益率由单边下行转为双向波动,权益市场的中长期上行预期或成立但短期波动可能有所增加,“固收+”基金通过多资产配置能更有效地兼顾收益获取与回撤控制。另一方面,随着“固收+”基金走俏,其创造收益的稳健性愈来愈受投资者关注,基金公司也随之调整策略。比如,在产品设计层面,在“固收+”基金权益投资部分应用量化管理,以改善其应对波动的能力。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固收+”产品进一步提升权益仓位,更多不同收益风险特征的产品将继续填补低风险理财、存款与高波动权益类基金之间的空白。
“这类产品带来的增量资金,通常偏好估值合理、管理经营优异、盈利能力稳定、现金流充沛的行业龙头公司,这也为市场稳定性提升和价值发现提供了新的动能。”光大保德信基金固收多策略投资部总监黄波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公募配置型产品“搭桥” 铺就中长期资金入市新路径)
(责任编辑:126)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