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股市狂欢债基黯然,债市短期急跌投资者何去何从?

网络 2025-08-22 08:11:02
基金 2025-08-22 08:11:02 阅读

  八月股市狂欢,债基投资风险凸显。

  自8月4日以来,A股市场持续上行,沪指创下近十年新高,A股总市值也创下历史新高。股市热点轮番上演,场外资金对权益资产配置热情高涨,叠加资金面紧张、降息预期削弱等因素,债市出现短期急跌,长期国债收益率一路上行。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债券型基金的表现,使得债基投资面临新的挑战。

  受此影响,一些债基在本月亏掉了年内赚取的全部收益。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本月超600只债基收益告负,其中,有86只债基净值亏损超1%。而在债市波动最激烈的8月18日,有10只债基单日亏损超1%,最高亏损达1.6%。

  受访者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短期股市的强势加剧了股债跷跷板效应,但本轮股市对债市的影响更多是阶段性的扰动,短期影响较为明显。债市最剧烈的调整或已结束,但要完全企稳需要等待资金面宽松信号或股市情绪降温。

  单日最多亏1.6%,债基投资需谨慎

  你的债基最近还好吗?

  “我持有的债基最近亏了不少。”一位投资者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感慨道,他买了多只债基,没想到最近债市跌得这么厉害。

  债市近期与股市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自8月13日以来,A股交投火热,连续7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沪指近期冲上3700点后,仍在不断创下新高。与此同时,自8月7日以来,30年期国债期货连续调整,其中,8月18日单日大跌1.33%,10年期、5年期、2年期国债期货亦全线下跌。8月21日,30年期国债期货止跌企稳,收涨0.34%。

  Wind数据显示,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自8月8日以来一路震荡上行,其中,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低点1.95%附近一路上行,最高突破2.1%;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低点1.68%附近一路上行逼近1.79%。

  债市短期急跌,殃及一众债券型基金。数据显示,8月18日,有10只债基当日净值跌幅超过1%,其中最高跌幅达到1.63%,最低跌幅为1.14%。

  通常情况下,债基净值波动相对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更小。在投资圈,有一种说法叫“收蛋”,即债基净值每涨0.01%,就是收一个蛋。每天能稳稳攒“一个蛋”的收益,让不少债基持有人感到欣慰。然而,若按照8月18日的跌幅来算,跌幅最高1只债基一天碎掉“100多个蛋”,这显然让不少投资者感到心疼。

  实际上,当前债基短期的剧烈下跌已堪比权益类基金的波动。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有660余只债基8月收益告负,其中,86只债基净值亏超1%(仅统计初始基金)。有些债基甚至不到1个月就把年内赚的收益全部亏完。按照债基细分类型来看,中长期纯债基金在这轮债市急跌中亏损较严重,短期纯债基金亏损数量和幅度相对较小,一些混合型债基也出现了亏损。而可转债基金则躲过一劫,目前所有这类基金当月收益全部为正。

  债市调整何时结束,投资者如何应对?

  对于此次债基短期的大跌,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债基净值波动是很正常的现象,特别是持有长久期债券的基金,短期内甚至会出现非常令人惊讶的震荡幅度。“近期债基虽然吸引了一些长线资金并出现企稳迹象,但长端利率债依然不够稳固”。

  债市短期急跌,主要是受到股市走强、降息预期削弱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韩玮认为,A股的长期走强,叠加投资者对高股息稳健行业股票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吸引了相当多的债基投资者转战股票市场。此外,国债利息恢复增值税和流动性收紧的担忧,也加大了此轮债基的回调力度。

  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称,近期权益市场的上涨吸引大量资金从债市流向股市,股债跷跷板效应加剧。同时,债基与券商自营也在系统性地主动降久期。此外,税期资金面紧张、降息预期削弱等因素叠加,导致债市情绪偏向悲观。

  不过,贺金龙认为,本轮股市对债市的影响更多是阶段性的扰动,短期影响较为明显。在本轮债市调整中,机构行为出现分化:基金、券商自营成为净卖出主力,主要减持20年以上超长债应对降久期需求;大行、险资则增配不同久期的利率债,前者更看重票息价值,后者更注重规避波动风险。

  “债市最剧烈的调整或已结束,但要完全企稳还需等待资金面宽松的信号或股市亢奋情绪的降温,短期内市场或以区间震荡为主。”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向记者表示。

  对于持有债基的投资者,曾方芳建议,长债品种对利率敏感度高,调整幅度较大。在此阶段,投资者可缩短久期以抵御波动,优选中短债基金。此外,还可选择配置“固收+”基金,此类基金通过股债搭配,增强收益弹性,能够有效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提高组合的抗风险能力。在债市调整、权益市场向好时,权益类资产的表现可能会对投资组合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韩玮建议,投资者应当优先挑选组合久期小于两年、以利率债为主、少配置甚至不配置信用债的基金,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安全属性,避免“踩雷”。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原标题:债基短期大跌,专家支招避险 →)

(责任编辑:73)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