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科技板块受追捧,华夏港股通科技ETF重磅发售

网络 2025-08-18 07:50:31
基金 2025-08-18 07:50:31 阅读

资金潮涌香江,港股核心资产备受关注。今年以来,港股科技板块凭借估值优势与成长确定性,引领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成为全球资金增配中国科技的核心标的。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超6870亿港元,下半年加速,8月15日净买入354.23亿港元,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超90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在此背景下,华夏国证港股通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港股通科技 ETF 基金,代码:159101)于8月18日起重磅发售,通过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代码:987008),为投资者提供一键布局港股科技龙头的便捷工具。

今年港股通ETF市场迎来历史性突破,规模攀升,资金涌入,尤其是7月以来超500亿元资金涌入港股主题ETF,净申购额突破千亿元。南向资金成为做多港股的主力,累计净流入超9000亿港元,已超去年全年。资金持续涌入港股,主要有三大逻辑:港股性价比凸显;全球资产再平衡;中国资产重估与产业转型突围。

经过调整,港股科技板块的估值压力已释放,风险情绪改善与流动性充裕为板块上涨奠定基础。市场仅待一个有力的主题叙事作为催化剂,点燃港股科技板块的新一轮热潮。对于港股的未来走势,价值重估具有三大动能:产业格局蝶变重生;全球资本再配置;估值体系重塑升级。

作为港股科技领域的标杆性指数,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今年以来持续获得市场青睐,跟踪该指数的ETF产品规模从2024年末的77亿元迅猛扩张至278亿元,增幅达259%。该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精选3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高且营收增速快的科技龙头股,既考量了企业市场规模优势,又重视其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

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该指数行业分布均衡,前三大行业电子、传媒、医药生物占比分别为23%、22%、15%,特有成份股聚焦于创新药板块的配置,占比达13.16%。从成份股来看,其科技属性纯粹,前五大权重股合计占比达到57%,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7%,囊括了腾讯、阿里等科技巨头。

从长期收益表现看,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成绩斐然,累计收益率为159.9%,年化收益率达 10.29%,跑赢中证港股通科技。同时,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锐度更高,适合风险偏好偏高的客户。在估值方面,纵向比较,截至2025年8月12日,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市盈率、市销率分别为24.46倍、2.92倍,处于指数上市以来27.27%、45.02%分位点,风险溢价为2.38,处于基日以来88.74%分位点,指数整体估值具备较高性价比。

作为境内ETF市场的开拓者与引领者,华夏基金始终以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深耕ETF业务领域。在ETF领域,华夏基金已连续20年保持年均规模领先优势。截至2025年二季度,公司旗下ETF产品数量突破100只,管理总规模超7200亿元,稳居行业首位。

在港股ETF领域,华夏基金同样占据先发优势与规模优势。目前,公司管理14只港股ETF产品,合计规模达942亿元,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管理规模均位居全市场第一。在多重利好的共振下,港股科技板块正迎来系统性估值重塑的黄金窗口期。港股通科技 ETF 基金(159101)的发行,无疑为投资者提供了一键布局港股科技龙头的绝佳机会。

风险提示:上述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投资者在投资前应仔细阅读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