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银基金刘帆:指数化投资迎来“风口”

网络 2025-08-18 02:10:28
基金 2025-08-18 02:10:28 阅读

  兴银基金刘帆:

  指数化投资迎来“风口”

  ◎记者朱妍

  指数化投资迎来“狂飙”时刻。今年二季度,纯指数基金规模突破4万亿元,居民资产配置转向、产品自身优势凸显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这一趋势。对此,兴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刘帆认为,在权益资产配置价值提升、居民“存款搬家”、长线资金持续入市等背景下,指数基金的高增长态势有望持续,其在资本市场中的角色将愈发重要。

  指数基金“狂飙”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纯指数基金规模突破4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长7.4%。刘帆分析称,在低利率环境下,居民资产配置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主要表现为风险偏好边际提升、“存款搬家”,以及优质权益资产配置需求上升。指数基金正逐步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承担着分散风险、提升收益、增强透明度和降低管理成本等多重角色。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显示,风险偏好进取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近一年持续上升。刘帆说,因此指数基金在多资产配置中也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产品特征来看,指数基金也具有多种优势。刘帆表示,在政策大力推动下,科创债ETF、跨市场ETF等新品类涌现,为市场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选择,其资产配置、风险分散等优势受到认可。

  “预计指数基金规模将保持高增长速度。”她说。

  权益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今年以来,权益资产配置价值愈发凸显,指数基金是布局权益市场的优质工具。”刘帆说。

  在她看来,当前股票资产的最大回撤收窄,而低利率、市场情绪改善推动上行波动率扩张,形成股票不对称风险收益结构。刘帆表示,市场对供需改善、企业盈利返回上行通道等预期积极定价。

  从增量资金角度看,刘帆认为,未来将有三类资金为权益市场注入动能:一是保险资金;二是居民储蓄;三是外资。而且,这三类资金均较为关注仍处于低位的大盘宽基指数,指数基金或成为增量资金的重要配置工具之一。

  指数“国际化”吸引外资入场

  随着去年下半年以来A股赚钱效应的提升,海外投资者也持续增配A股。刘帆说,外资偏好基本面稳健、流动性强的龙头股,也偏好被动投资,这类资金的入市有助于推动价值投资、指数化投资理念普及。

  据悉,兴银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发起正在发售中。

  刘帆认为,自2018年A股被首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以来,境外指数化资金的持续流入显著改变了市场生态,推动了流动性、定价效率和公司治理透明度的同步提升。这一外部长期资金的入场,促使交易机制、信息披露和衍生品工具等方面加速与国际惯例接轨。

  展望未来,她认为,海外资金增配A股进程还会继续,为A股带来新的增量资金。同时,产品端、交易机制或将继续创新,A股指数化投资生态或进一步向成熟市场靠拢。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