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只基金限购潮:业绩高增背后的“控规模”策略
“单日限购10万元!”近期,知名基金经理葛兰管理的产品再次迎来限购。随着A股市场回暖,绩优产品通过限购抑制资金涌入的情况密集出现。据统计,近一个月有上百只基金发布暂停大额申购公告,多数是年内业绩亮眼的产品。
亮眼业绩引发资金追逐,多只产品年内规模数倍增长。业内人士认为,在行情向好时主动“控规模”,是保障投资策略有效性及基金运作稳定性的审慎考量。
日前,中欧基金公告称,中欧医疗创新自8月11日起限制申购金额,单日单个基金账户限购10万元。发出类似“限购令”的情况并非个例,近一个月至少有133只基金发布相关公告。
以主动权益基金为例,目前处于限购状态的共有214只,其中211只产品近一年斩获正收益,超过四成近一年累计回报超过30%。整体而言,业绩的高吸引力推动了资金加速涌入,基金规模快速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限购阵营中并非仅有主动权益类产品,部分绩优债基及QDII基金也加入控规模行列。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主动限购能保证投资策略的有效性,让基金运作更加稳定。
“部分投资者容易受短期业绩驱动跟风买入,但业绩的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盲目追高可能放大投资风险,限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追涨杀跌。”上海一位公募人士表示。
进入三季度,A股市场延续震荡上行态势,上证指数在站稳3600点后持续攀升。8月11日,上证指数盘中冲高至3656.85点,创下年内新高。
“当前支撑市场的直接动力为不断入场的个人投资者资金。”摩根士丹利基金分析人士认为,上证指数再次创出反弹高点,一方面,牛市思维驱动下市场回调带来资金加仓;另一方面,A股的估值仍处于低位,未来依然存在较大的扩张空间。
汪立也认为,国内经济自然周期的底部可能已经出现。站在当前时点,汪立持续看好A股短期的行情,并判断后市流动性的支撑仍在。同时他也提示,短期指数震荡调整的可能性加大。
“在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事件驱动、业绩驱动的交易特征或将持续主导市场。”汪立认为,短期内成长风格内部各主流热点的轮动拉锯战有望开启。
“当前A股处于流动性驱动和产业升级的窗口期。市场短期或有波动,但中期在政策护航及盈利修复下,趋势性行情或仍将延续。”金鹰基金权益研究部田啸持有类似观点。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