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权益类基金:正名之战与投资新打法

网络 2025-08-11 05:20:17
基金 2025-08-11 05:20:17 阅读

重回聚光灯下,主动权益类基金打响“正名之战”。今年以来,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强势登上基金指数冠亚军宝座,相关绩优产品常居“热搜榜”。业绩回暖背后,是投资方法的变迁,板块轮动加速、细分赛道切换频繁,投研不断下沉。从追逐赛道贝塔转向挖掘个股阿尔法,主动权益类基金能否重拾公众信任?答案藏在重构的投资逻辑中。

业绩领跑,主动基金回归绩优“舞台”。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东财普通股票基金指数、偏股混合基金指数涨幅均超16%,显著跑赢纯被动指数基金指数和固收类基金指数。多只绩优主动权益类基金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净值翻倍的基金已接近10只。时至下半年,绩优权益类基金依旧“霸占”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的基金热搜榜、加仓榜。

难点频出,适应新的“生存法则”。今年以来行业轮动周期显著缩短,约2个月就会出现一次变化,这对基金经理调整投资组合的及时性与精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跨行业的结构性行情只是其一,行业内部细分赛道的机会切换更考验基金经理的应变能力。有基金经理“拼手速”应对变化,也有基金经理选择“盯住”主线。

掘金个股,解锁投资“新打法”。随着业绩回暖,主动权益类基金能否再度凭借长期业绩重返“黄金时期”?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仅需要基金经理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还应解锁差异化选股“新打法”。从“赛道贝塔”转向“个股阿尔法”,主动偏股型基金的行业、个股持仓集中度纷纷下行。升级迭代投资体系的基金公司也有不少,强化投研能力成为关键。

业内人士认为,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使命是以专业研究穿透市场噪音,发掘真正代表未来的产业力量,为投资者创造穿越周期的长期价值。唯有与时俱进、扎根产业、锻造出硬核投研实力的从业者,才能成为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红利的可靠“桥梁”。(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