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专家解读与投资机遇

网络 2025-08-10 21:40:57
基金 2025-08-10 21:40:57 阅读

  近日,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需要,提出18条针对性支持举措。

  《意见》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有何积极意义?资本市场在其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投资端改革、长周期考核对投资未来产业有何推动作用?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中国银河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杨超等多位专家。

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系统性金融支撑

  中国基金报:《意见》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李湛:《意见》为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注入了金融“活水”,有助于破解制造业中长期融资难题,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进一步增强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杨超:一是突出新型工业化主题定位,首次系统提出金融支持路径;二是明确“投、贷、债、股、保”五大金融工具协同发力,形成系统化政策框架。

  罗水星:《意见》提出18条针对性举措,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有助于制造业加速产业升级。

  王磊:《意见》体现了政策的高规格与协同性,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邓海清:一是通过金融资源精准配置,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二是利用中长期融资,支持关键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将显著提升融资可得性与服务适配性

  中国基金报:《意见》强调,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产品更加丰富,服务适配性有效增强。你如何理解《意见》提及的总体要求及核心目标?未来新型工业化将呈现哪些结构性变化?

  杨超:《意见》有望显著提升融资可得性与服务适配性,实现工业化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的战略转换。

  李湛:未来新型工业化将呈现的变化有:一是制造业金融结构更合理,融资期限更匹配;二是产业链协同能力增强;三是区域产业布局更加优化。

  罗水星:新型工业化将呈现高端制造智能化主导的特征,传统产业加速向智能工厂、数字生产线转型。

  王磊:《意见》明确了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清晰时间节点和具体方向,对于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至关重要。

  邓海清:《意见》提出到2027年建立覆盖全产业链、适配性强的金融体系,核心是通过贷款、债券、股权等工具联动,满足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融资需求。

资本市场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平台

  中国基金报:《意见》提出,对于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的关键技术攻关,金融要给“长钱”,银行要提供中长期融资,支持新兴产业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资本市场在其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王磊:资本市场通过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长期资金支持,助力企业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动新兴产业成长壮大。

  李湛:资本市场具备“长周期、低成本、重创新”的特性,是推动新型工业化、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平台。

  杨超:一是构建“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接力式股权体系,配合科创票据、公司债等工具,满足从研发到产业化的长周期资金需求;二是通过价格发现与信息披露,精准引导保险、政府基金、私募股权等“耐心资本”流向工业母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卡脖子”环节。

  罗水星:提供多层次融资渠道,如针对不同特征和发展阶段的企业在不同的平台进行融资;促进产业整合与升级,支持企业并购重组。

  杨刚:金融给“长钱”,政策强调“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强化早期融资与上市预期管理。

  邓海清:在支持制造业技术攻关方面,资本市场可以为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企业提供IPO、再融资等支持,缩短研发周期。

投资端长周期考核有助于新兴产业发展

  中国基金报:《意见》提出,推进投资端改革,完善投资机构长周期考核。新兴产业发展的痛点有哪些?投资端改革、长周期考核对投资未来产业有何推动作用?

  李湛:《意见》强调投资端改革和长周期考核机制,就是要改变“重短期、轻长期”的激励导向,让政府投资基金、国企基金、保险等长期资金能真正安心投、持续投。

  杨超:新兴产业发展的痛点在于技术转化周期漫长、早期资本供给不足及产业生态薄弱。

  罗水星:投资端改革和长周期考核需要明确新兴产业的投资是基于赔率的投资,而不是基于胜率的投资。

  邓海清:新兴产业发展的痛点,一是高风险与长周期;二是融资难与退出渠道受限。

  杨刚:新兴产业在发展早期不仅研发费用开支较大,且因为未起规模,折旧摊销等固定费用对企业盈利能力也会带来挑战。

“反内卷”有助于倒逼企业转向高端化、差异化竞争

  中国基金报:《意见》强调,要推动金融机构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助力防止“内卷式”竞争。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防止“内卷式”竞争?“反内卷”对产业或金融机构在风险防控方面带来哪些影响?

  杨超:其一,在金融端,实施差异化授信与产业风险联合研判,动态收紧过剩领域融资;其二,在产业端,依托《反不正当竞争法》打击低价倾销;其三,在企业端,引导由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

  李湛:要防止“内卷”,关键在于引导资金流向真正有创新力、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和项目。

  罗水星:让金融资源变得适度稀缺,是防止“内卷式”竞争最有效的方式。

  邓海清:建议通过产业政策明确重点支持领域,避免低水平重复投资;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作。

  杨刚: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在信贷投放或者投资时需要考虑“反内卷”背景下产业格局和投资回报率的问题。

关注创新药、算力、AI应用、物联网等领域投资机会

  中国基金报:《意见》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等重点产业链,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建领域。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罗水星:重点关注国产替代空间大、未来需求空间大、技术进步趋势明显的产业,看好创新药、算力、光刻机、高端数控机床、核聚变、AI应用、物联网、军工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邓海清:一是未来产业,如量子通信、AI芯片等底层技术突破领域;二是传统产业升级方向,如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技术;三是数字基建领域,如物联网、边缘计算设备。

  杨超:核心投资机会聚焦于政策驱动与技术突破的交汇领域。首先,高端制造与智能装备领域是重中之重;其次,硬科技创新与专精特新企业受益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资本导向;再次,数字基建赋能;最后,“反内卷”机制通过信贷监控与技术创新,有望推动光伏、锂电等产业从低价竞争转向技术差异化竞争。

  李湛: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先进制造核心环节、新能源及绿色制造、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工业互联网与5G融合应用等领域。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