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A股大奇迹月 量化私募新发基金超千只

网络 2025-08-03 18:45:47
基金 2025-08-03 18:45:47 阅读

财联社8月3日讯(记者闫军)7月A股上演大奇迹月,赚钱效应带动了私募基金发行,尤其是今年业绩亮眼的量化私募。

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今年以来合计备案量化私募产品3059只,占到备案产品总量的45.7%。短短两个月,量化私募产品新发增加1129只,产品数量与在全行业私募新发中占比均有大幅提升。

“今年量化私募在券商渠道特别好卖,券商高净值客户有交易经验,对量化策略理解到位,销售相对容易。”某券商人士表示。

百亿量化私募是今年新发的主力,黑翼资产年内新基金发行数量达到97只,宽德投资、正定私募、量派投资等多家公司发行靠前。

在销售渠道上,多只产品活力全开,在多家券商同时销售,以世纪前沿A500指增来看,中金财富、中信建投、银河证券、广发证券以及好买同步发行。

在增强销售能力方面,灵均投资董事长蔡枚杰介绍,公司在产品销售上有新打法,一是愿意做“苦力”,路演场次、响应速度在行业里都居行业前列;二是会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预期,精准匹配产品;三是人才结构向“高精尖+AI工具”转型,利用AI让服务更高效、更专业。

近两个月量化私募新发基金超过1129只,持营也发力

近年来,私募行业在严监管中开启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私募基金公司数量减少了533家,基金产品数量减少了约3600只,但是基金规模不降反升,半年增加约3500亿元。

私募规模增加一方面是市场反弹,净值回升;另一重要原因在于私募基金公司在首发、持营上的频频发力。如前所述,截至7月30日,今年以来合计备案量化私募产品3059只,占到备案产品总量的45.7%。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7月,百亿级私募中,量化私募数量增至41家,首次超过主观私募(40家)。尽管在整体规模上量化较主观策略仍有一定的差距,但在产品新发上,量化私募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从新发产品的数量来看,今年以来,备案产品数量居前的多数为大规模量化私募,头部量化机构备案仍未降速。宽德投资在7月新备案产品达36只,明汯投资和世纪前沿分别为26只和21只紧随其后。

整体来看,今年以来,量化私募备案产品最多的是黑翼资产,达95只产品;宽德投资年内备案新发84只产品;正定投资、量派投资以及明汯投资同处一个梯队,均超过60只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头部量化私募也有包括磐松资产、佳期投资以及幻方量化等公司今年一基未发。各家产品布局策略不同,比如幻方此前已有主动减少资管业务的举动。

有量化私募人士表示,做大规模也并非只有首发,今年没有推动新发,在存量产品的持营上做了工作,加大了机构客户、直销渠道等方面的发力。

此外,在新发的同时,也有宽德投资、龙旗科技等公司根据市场变化,阶段性调整了产品募集节奏,以宽德投资为例,该公司并无统一“封盘”计划,仅是部分合作渠道针对产品募集节奏所做的阶段性调整,旨在更好地匹配策略承载能力。

规模增长的背后,投教与陪伴必不可少

一直以来,市场对量化策略多有误会,在基金新发、持营,业绩首先是最有吸引力的,但是在业绩之外,如何让渠道、客户了解产品也至关重要。

在蔡枚杰看来,销售团队要有把复杂的专业问题讲透的能力。销售团队的价值就在于“翻译”,把“基差收敛”“对冲机制”这些专业术语,转化成投资者听得懂的语言。

很多投资者会说“你只要赚钱就行了”,但现实是没有任何基金能保证永远赚钱。蔡枚杰表示,如果投资者只看短期收益,不理解背后的逻辑,一旦遇到波动就容易恐慌,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

相对于主观,量化产品回撤时如何做好投资的陪伴会更有难度。蔡枚杰介绍,投资者是否购买灵均的产品是次要的,让他们真正理解量化、理解产品本身才是第一位的。

在客户沟通上,灵均投资坚持“透明化、前置化”,常会通过定期报告(周报、月报)向客户同步净值表现,重点说明回撤的原因,让客户清楚回撤的“来龙去脉”。

“沟通的核心是让客户理解,量化策略的回撤是正常现象,关键在于能否通过科学的评估和及时的调整控制风险。”蔡枚杰表示,公司不应该回避回撤,而是通过专业的分析和坦诚的沟通,与客户建立长期信任。

有业绩展示的量化私募上半年平均收益率达13%

业绩抗打也是今年量化私募好发的原因,受小市值行情活跃与流动性改善的双重利好影响,上半年百亿量化私募获利丰厚。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有业绩展示的33家百亿量化私募上半年平均收益率达13.54%,且全部实现正收益,表现好于主观+量化混合、主观。具体而言,9家收益在10%以内,19家收益处于 10%-19.99%区间,5家收益超20%。在上半年收益不低于10%的27家百亿私募中,量化私募占24 家,占比近九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震荡市场环境下,量化选股策略优势显著。截至7月11日,私募量化选股策略前10名的年内收益全部超过36%。其中,孝庸、衍盛铭量、子午三家私募分别以46.26%、43.00%、42.07%的回报位列前三。

(文章来源:财联社)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