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翻倍潮涌现,创新药赛道成焦点
今年权益市场赚钱效应明显,净值翻倍的基金数量已突破10只。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共有12只基金年内净值涨幅超过100%,数量已超过2019年和2021年的“翻倍基”总和。这些“翻倍基”二季度末的重仓股均属创新药赛道,且多是“港药”,正是港股创新药行情的爆发,带动了更多基金净值翻倍。
不过,近两日创新药概念盘中均出现“跳水”。医药股在经历较长时间调整后迎来爆发,这一板块近期再现押注式投资热潮。有业内人士提醒,警惕个股估值偏高,市场波动可能加剧。不过,长期来看,创新药的投资机会依旧值得关注。
十余只基金翻倍
今年市场的风吹向了主动权益类基金。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全市场共有12只基金年内净值涨幅超过100%(份额合并计算),这部分基金也被市场称为“翻倍基”。
今年以来,市场风格轮动加快,个别板块赚钱效应明显。相比被动指数型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更胜一筹。从目前出现的“翻倍基”来看,有7只是主动权益类基金,且涨幅前六的基金全是此类型基金。
具体来看,以A份额为例,截至7月30日,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年内净值涨幅为143.23%,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年内净值涨幅为124.47%,中银港股通医药A年内净值涨幅为114.79%,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年内净值涨幅为111.32%,华安医药生物A年内净值涨幅为105.97%,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美元A年内净值涨幅为103.99%。
上述“翻倍基”有一个共同点,均为医药相关主题基金,要么名称中含有“医药”相关字样,要么其二季度末的重仓股集中在创新药相关产业链。从细分板块来看,“翻倍基”的秘诀就在于押注港股创新药。
除了“翻倍基”业绩亮眼,还有接近20只权益类基金年内净值涨幅超过90%,除医药主题基金外,还有多只北交所主题基金。
警惕回调风险
随着众多“翻倍基”和净值大涨的基金出现,创新药赛道的关注度水涨船高,赛道丰厚的回报吸引了更多资金流入相关基金,比如ETF。
不过,这种“押注式”投资单一赛道背后有不小的风险。比如,今年上半年曾有多只基金成功押注人工智能或人形机器人赛道,一季度净值实现大涨,但在二季度遭遇明显回撤。
同样,2020年“翻倍基”集中涌现时,也出现了众多基金押注热门赛道的现象。当年净值大涨的众多权益类基金扎堆“抱团”新能源、白酒、医药等板块,这三大板块也被市场称为公募重仓的“三驾马车”。然而,此后几年里,这三大板块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调整。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分析称,今年出现众多基金抱团重仓港股医药股的情况,这是多种因素所致。从行业看,中国医药行业进入创新产品新周期,港股医药股估值曾处历史低位,安全垫厚,还有高分红龙头股。
涨了许久的创新药板块是否会有泡沫?刘有华指出,创新药板块存在局部泡沫,但并非整体泡沫化。不过,创新药行业受政策支持,海外BD通道顺畅,原始创新能力增强,有一定溢价合理性。但风险因素也不容忽视。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由于创新药这轮上涨较猛,可能出现短期回调,因此在投资过程中需要注意风险。但从长期来看,可以继续关注创新药方向。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原标题:十多只“翻倍基”出现!有个共同点→)
(责任编辑:126)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