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革下的基金经理选股偏好与风格调整
时代变革在诸多行业上的重大叙事,推动着不少基金经理突破选股偏好、扩展能力圈。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定价逻辑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及新旧赛道之间出现的明显行情落差,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告别了过去的偏好与风格。这种变化催生公募产品的风格调整与选股口味的迭代,也促使许多基金经理在选股策略上找到了自洽的关键。
明星基金产品突破固有风格
在新时代背景下,市场快速发展,基金经理也在深度学习和自我进化。
刘格菘开始更换新的打法,其管理的广发行业严选基金前四大重仓股全部来自港股,体现出拥抱新消费、新经济的特征。偏好传统消费的明星基金经理焦巍,也开始走出了投研偏好的舒适圈,将A股仓位中的32个百分点“南移”于港股市场。
一直重仓美股医疗赛道的QDII基金经理皮劲松,也改变了自己的投资偏好,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QDII所持有的港股仓位猛增至58%,A股仓位也接近24%。
行业认知变化刷新选股偏好
今年以来,基金经理的持仓风格与偏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刷新了投资者的认知。刺激因素或来自中国股票市场吸引力极速提升以及多个新经济赛道在全球范围的爆红。
以火爆全球市场的创新药赛道为例,许多医药基金经理开始深刻感受到中国创新药行业的技术突破,由此也改变了基金经理的投资偏好。杨桢霄管理的易方达全球医药QDII在今年二季度期间清仓了美股,腾挪给了港股与A股。
今年,来自中国的玩偶LABUBU在全球范围成为现象级的热门顶流、小米电动车在海外互联网社交媒体持续出圈……这些新现象映射到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上,则是布局中国新消费、新科技、新品牌崛起的契机。
时代变革触发基金投研升级
基金经理在投研能力圈、选股风格上持续刷新的背后,是中国股票在强烈的时代变革逻辑下迅速攀升的吸引力。
广发基金李耀柱认为,中国消费叙事的变化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南方基金史博认为,港股市场具有独特的配置价值,核心驱动力缘于国际资本对中国创新能力的价值重估。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