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产业:政策驱动与上市公司布局加速

网络 2025-07-01 17:50:23
证券研报 2025-07-01 17:50:23 阅读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中国医疗器械供应链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物流仓储总面积达2358.08万平方米,医疗器械物流运输自有车辆超4万台。截至2025年5月,全国累计批准创新医疗器械353个,较2024年增37个。

  政策提速落地推动产业发展

  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通过机制加强沟通协调,推动重大创新医疗器械优先审评审批,缩短时限。针对高端器械,设立优先审查通道。同时,强调建立覆盖全过程的监管体系,提升行业监管效能。

  地方层面也在加快推动部署。2024年12月3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举措,明确优化创新药械挂网绿色通道,确保全流程办理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推动医疗机构配备创新药械,并设立临时采购绿色通道,保障临床应用。今年6月,山西省也发布措施,支持研发创新,压缩临床急需器械审批时限至30个工作日。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表示,通过多项政策,尤其强调临床需求导向,推动企业研发由“跟仿”向“真创新”转变。

  上市公司加快布局拓展市场空间

  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下,上市公司加大布局力度。今年6月,迪安诊断表示,将以“AI+数据”为引擎,引领产业生态智能化未来。公司自主研发的病理AI大模型“灵眸”已获得国家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可辅助诊断57种以上的肿瘤与癌症。公司还通过在越南设立海外子公司拓展国际IVD市场。

  2025年4月21日,康基医疗旗下公司自主研发的四臂多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SR01-200正式获批上市。该产品被视为国产替代的重要突破,有望改善高端设备对进口的依赖。公司还计划在全国三甲医院建设培训中心,进一步推动产品普及和术式推广。

  在医疗器械流通环节,英特集团持续加码布局。今年1月,公司发布的公告称,项目已完成方案设计,计划总投资12亿元,将建设现代医药供应链园区,提升公司在药品及器械仓储与配送方面的能力。项目建成后,将服务于浙江中西部及周边区域的医疗机构。

  针对上市公司积极布局,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表示,医疗器械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正在成为上市公司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随着国产设备在高端领域不断突破,器械市场扩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