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股份制银行AIC兴银投资成立,助力实体经济新发展
全国首家股份制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成立,这一金融创新举措标志着我国金融资产管理领域迎来重大突破。
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银投资)在福州揭牌成立,早在2025年5月7日,兴银投资就获批筹建,成为首家股份制银行背景的AIC,也是业内第六家获批筹建的持牌AIC(前五家均为国有大行),这标志着我国银行系AIC从“国有大行时代”正式迈入“股份行时代”,为金融市场注入新活力。
全国首家股份行AIC落地
据了解,兴银投资是继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国有银行AIC之后,国内第六家获批开业的持牌AIC,也是首家由股份制银行发起设立的AIC。
兴银投资注册资本100亿元,将主要依托专业化、市场化的债转股及相关业务,支持科创企业与民营企业优化资本结构、降低杠杆率,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表示,兴银投资将以市场化债转股为主业,持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强化风险管理,充分利用集团的渠道、品牌等各类资源,以综合金融服务拓展价值创造空间。
兴银投资的落地早已有迹可循。
2025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
今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兴业银行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名称暂定),根据批复,兴业银行应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筹建期间不得从事金融业务活动。筹建工作完成后,应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开业申请。
本月9日,兴业银行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于2025年11月7日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业批复,注册地为福建省福州市。兴银投资的开业将有助于公司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实体经济,通过专业化、市场化的债转股及相关业务,支持科创企业与民营企业,降低企业杠杆率,精准服务新质生产力,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兴业银行将科技金融作为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之外的“第四张名片”来打造,持续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今年9月末,全行科技贷款余额约1.1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7%,展现了其对科技创新的坚定支持。
此前,兴业银行园区金融处相关人士曾对财联社表示,AIC成立有助于服务科技企业客户,结合目前兴业银行的“商行+投行”优势,可以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要素发展”“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重”的综合金融支持,进一步推动科技企业发展。
多家银行竞相布局:AIC扩容加速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是根据2018年银保监会发布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试行)》设立的专门从事市场化债转股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这类机构由境内商业银行作为主要股东发起设立,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亿元人民币,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相继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此后AIC领域再未“扩容”。
今年以来,我国AIC市场迅速发展。2025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提出扩大AIC试点范围,允许更多商业银行参与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业务,为金融市场带来新机遇。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除了兴银投资之外,中信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分别于6月、7月、10月获批筹建AIC,注册资本分别为100亿元、150亿元、100亿元(邮储银行拟设立的为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邮储银行的获批也标志着国有六大行全部集齐AIC牌照,AIC市场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据相关业内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AIC扩容的意义深远,金融体系方面,其可以完善金融市场结构,形成“国有+股份”银行AIC互补格局,丰富股权投资市场主体;拓宽银行服务边界,为银行资金进入股权投资领域提供合规渠道,推动银行从“信贷中介”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型;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领域,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