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东易28日23涨停拟停牌核查,算力转型存变数退市风险高悬
28个交易日,23个涨停,*ST东易股价狂飙,累计涨幅241.59%拟停牌核查,这一市场现象引发广泛关注。
11月13日晚间,*ST东易(002713)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自9月26日晚披露《关于遴选重整投资人结果及签署重整投资协议暨预重整进展的公告》以来,至11月13日价格涨幅为241.59%,其间出现9次异常波动,严重背离公司基本面,公司将就股票交易波动情况进行核查。
经申请,*ST东易股票将自11月14日开市起停牌,待核查结束并披露相关公告后复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

图源:公司公告
这家濒临退市的绩差公司,在破产重整尚未成功的情况下,股价却一飞冲天,市值高达74亿元!从2024年7月最低价1.96元,涨至最新停牌价17.66元,*ST东易成近10倍“妖股”,市场热度高涨。

预重整进展带动股价走牛,公告承认背离基本面
*ST东易的股价狂欢始于预重整进展。9月26日晚间,公司披露相关公告后,股价便开启“疯涨”模式。根据公告,*ST东易已与多家重整投资人签订协议书,截至目前,已收到全部重整投资款/履约保证金合计14.12亿元。10月9日晚披露的预重整方案显示,公司计划实施“10转12.677505股”的转增方案,重整投资人出资14.12亿元受让转增股份,财务投资人获得股份的价格为4元/股。
重整完成后,*ST东易将继续聚焦家装主业,保留核心资产,重启并升级数字化家装业务。同时,产业投资人华著科技将提供增量资源,助力东易日盛拓展算力中心集成服务业务及算力中心运营服务业务,市场对其业务转型充满期待,这也是其股价大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截至11月13日,*ST东易的静态市盈率为-6.03倍,市净率为-6.06倍。而公司所属行业“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的静态市盈率为26.83倍,市净率为2.34倍,对比鲜明。*ST东易在13日晚间的公告中承认,股价“严重背离公司基本面”。
算力“输血”前景未卜,转型之路充满挑战
华著科技作为算力公司,以产业投资人身份参与*ST东易重整。根据协议,华著科技承诺,本次重整投资完成后,公司将继续聚焦家装主业,保留核心资产,利用AI及数字化构筑创新性商业模式——东易AI智家。同时,华著科技将借助自身算力产业资源,通过捐赠智算中心运营主体、订单导入等方式,助力*ST东易拓展数据中心集成服务业务及算力服务业务,推动上市公司实现双轮驱动,并承诺未来三年为公司导入算力产业相关业务订单。

图源:公司公告
然而,这些承诺落地面临诸多挑战。*ST东易提醒称,公司是否能注入算力产业业务取决于破产重整能否成功实施、资产注入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能否取得相关批准。同时,注入相关资产的时间、规模及未来盈利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可能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投入成本回收周期延长等风险,以及现有业务与新增业务无法协同的风险。


图源:公司公告
对于产业投资人拟向公司无偿捐赠的和林格尔智算中心,*ST东易直言存在诸多风险,如尚未建成投产,存在未来大额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时间周期延长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机柜使用率不足,盈利能力不及预期等。同时,产业投资人收入、利润规模较小,导入新订单也存在多种风险。由此看来,尽管规划了协同路径,但各个环节均存在不确定性,若任一环节出现阻滞,“跨界赋能”设想或难达预期。
退市风险如影随形,时间紧迫压力巨大
在股价狂欢背后,*ST东易正面临严峻的退市风险。*ST东易全称为“东易日盛家居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曾是中国家装行业领军企业,2014年在深交所上市,被称为“家装行业第一股”。但近年来,公司陷入严重经营困境。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11.71亿元,期末归母净资产为-11.07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5826.22万元,期末归母净资产为-11.65亿元。
目前,*ST东易背负双重“风险警示”:一是因2024年末归母净资产为负值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二是因连续三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负值,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被深交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鉴于*ST东易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资产为负,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第9.3.12条规定,若*ST东易在四季度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使2025年期末归母净资产转正,将触及“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条款,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最为紧迫的是,*ST东易在11月13日晚的公告中提示称,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收到法院受理公司重整申请的文书。若在2025年12月31日前公司未能进入重整程序并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公司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距离这一最后期限已不足两个月,留给*ST东易的时间不多了。
来源:公司公告、中国基金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