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赛力斯上市表现引关注,A+H模式成焦点
11月6日早盘,港股赛力斯低开低走,截至发稿,股价下跌3.35%。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焦点,赛力斯(港股表现)备受关注。昨日,该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低开后全天绿盘运行,直至尾盘快速拉升股价收平。招股书显示,赛力斯此次募资净额140.16亿港元,是年内规模最大的内地车企IPO。

作为首家“A+H股”豪华新能源车企,市场对赛力斯的赴港上市反应热烈。自10月27日启动港股招股以来,赛力斯迅速引爆市场热情,认购热度持续高涨。赛力斯香港招股公开发售超额认购133倍,融资认购超1700亿港元。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市场对赛力斯新能源战略的认可,也为其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1986年重庆巴县起家的一家弹簧厂,到如今赴港上市,赛力斯的成长史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崛起的转折点源于2016年。这一年,赛力斯前瞻性地布局新能源赛道,成为行业先行者。2021年,赛力斯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跨界合作发布问界品牌,一跃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匹“黑马”,问界系列车型迅速成为市场热门选择。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问界系列已形成包括问界M9、问界M8、问界M7和问界M5四款车型的产品矩阵,累计交付超过80万辆。随着问界系列产品的热销,赛力斯的规模效应与盈利潜力得以加速释放。2024年,公司净利润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最新数据显示,赛力斯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05.3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12亿元,同比增长31.56%。今年10月份,该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1456辆,同比增长42.89%,创历史新高,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
不过,随着港股成功上市,市场对赛力斯股价的看法有所分化。11月6日,花旗发布研报,将赛力斯A股评级由“中性”下调至“卖出”,目标价下调约22%至129.1元人民币,理由为盈利预测下调及H股上市带来的股本摊薄效应,同时判断公司黄金车型周期临近尾声。这一观点引发了市场对赛力斯未来发展的广泛讨论。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11月6日,有86只新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其中“A+H”股共计16只,占比18.6%。从上市首日的股价表现看,其中9只股票首日收涨,占比过半,涨幅最大的是吉宏股份,首日涨39.06%;2股首日收平,为赤峰黄金和赛力斯。上市首日股价收跌的“A+H”股共计3只,为三花智控、安井食品以及广和通,首日分别下跌0.13%、5.00%、11.72%。此外,11月6日上市的均胜电子,截至早间发稿下跌4.91%,有概率成为年内第4只首日破发的“A+H”股,这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思考。

业内人士表示,“A+H”上市模式火爆并非偶然。通过在港股上市,企业能够接触到国际投资者,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赛力斯便是典型案例。例如,美的集团和顺丰控股在2024年成功实现港股上市后,均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显著的资源配置优势,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此外,政策支持也为“A+H”上市提供了便利。2024年,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优化了上市审批流程,对于符合条件的A股企业,港交所将提供快速审批通道。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A股企业赴港上市的效率大幅提升,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了“A+H”上市模式的蓬勃发展。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