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金生逝世:中国证券教父的传奇人生与327国债事件
管金生逝世,证券业痛失巨擘。
10月9日晚间,上海九颂山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告,近日收到实际控制人、执行董事管金生家属的通知,管金生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不幸于2025年10月7日与世长辞。公告称,管金生作为中国证券行业的先驱,毕生致力于金融事业的创新与发展,被誉为“中国证券教父”。其深厚的专业素养与前瞻性视野,为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国际化进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8年,管金生创办万国证券,开创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多个先河,包括全盘设计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规则、设备到交易员培训的全体系建设,深沪两地的异地交易首先由万国证券开通;无纸化交易也由万国证券率先推动。2016年,管金生创立上海九颂山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继续投身于私募基金领域,主导设立聚焦新技术、新材料领域的中外合作平行基金,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倾注心血。
管金生的逝世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日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均有序开展。公司将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章程》 等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后续事宜。从寒门学子到“中国证券业教父”,管金生1947年生于江西省清江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境贫寒。1982年考入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后改行投入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工作,并被选送到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深造,成为法学、工商管理双硕士。1988年,管金生受命筹建上海第一家证券公司—万国证券,成为中国证券业的开拓者。当时的万国证券只有十几号员工,管金生带领员工跑遍了中国的25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偏远农村,到处收购国库券。通过多次原始积累,1989年,万国证券的营业额做到了3亿元。
巅峰坠落,绕不开的“327国债事件”
1993年底,国债期货市场建立,并正式向公众开放。多空双方对峙的焦点则是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的“327国债”期货价格。当时市场上存在两大阵营:以万国证券为首的做空阵营,以及以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公司(简称:中经开)为首的做多阵营。管金生预测保值贴息率将维持在8%的水平,预计国债将以132元的价格兑付。基于这一判断,万国证券联合辽宁国发集团大举做空“327国债”。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公告,将按148.50元兑付“327国债”,这实际上也宣布了空方的失败。然而,管金生却不肯罢手。在收盘前最后8分钟,万国证券连续抛出大量空单,导致价格暴跌。其中,最后一口730万手的卖单面值高达1460亿元,而327国债发行总量仅240亿元。当晚11时,上交所紧急宣布最后8分钟交易无效。收盘价被认定为151.30元,万国赔了60亿元。次日,万国证券发生挤兑。当年4月,管金生辞职;5月19日,管金生以贪污和挪用公款罪,在海南被捕。同月,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经此一役,万国证券元气大伤。1996年7月16日,申银与万国合并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1997年2月3日,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管金生17年有期徒刑。2003年,管金生获准保外就医,此后淡出公众视野。2015年6月,管金生在参加某论坛时直面“327国债事件”:“我这一生吃亏,就是没有放下自己内心的骄傲和清高。我如果当初可以克服自我,说不定真的能改变现实,能够扭转乾坤。”管金生称,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信息不对称,类似“327”国债风波的历史悲剧现在完全可以避免。2016年,69岁的管金生再次创业——成立上海九颂山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