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部门发布“十四五”金融业成就,A股韧性、外汇储备成焦点
时隔近一年,金融管理部门“一把手”再次出席同场新闻发布会,聚焦金融业发展成就与政策动向,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9月22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此次发布会释放了多项重磅信息,涵盖银行业总资产、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A股市场韧性等核心内容。
发布会上,金融管理部门“一把手”在答记者问中释放了不少重磅信息,发布会要点梳理如下。
央行行长潘功胜:今日发布会不涉及短期政策调整
我国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
潘功胜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超20%
潘功胜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今日发布会主要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情况,不涉及短期政策调整。潘功胜表示,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的发展情况,主要是从中长期的视角回顾和总结“十四五”,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调整,关于“十五五”以及下一步金融改革的内容,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给做进一步沟通。
潘功胜回应美联储降息
潘功胜回应美联储降息时说,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为我主、兼顾内外平衡,往后看,我们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应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发布会上介绍,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融资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重点领域投放精准有力,民生保障显著增强,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据介绍,5年来,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27.2%、21.7%、10.1%。目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平均增近9%
李云泽表示,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五年来平均增长近9%,全球最大信贷市场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十四五”期间,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支持住房建设交付。李云泽表示,“十四五”期间,金融监管总局牵头组建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有力保障广大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证监会主席吴清: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5年上市公司通派发“红包”合计10.6万亿元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上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明显增强,这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8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稳中有升,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达到31.6%。
“十四五”期间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
吴清表示,“十四五”期间,证监会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执法震慑进一步增强,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生态进一步净化。5年来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吴清表示,“十四五”以来,稳妥推动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用好用足法律所赋予的手段,依法从严把“板子”打准打疼,这5年来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过了700件,一批责任人被依法严肃的追究刑事责任。
央行副行长、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
“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在3.2万亿美元以上。国家外汇局持续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保障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外汇储备充分发挥了国家经济金融重要“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过10万亿元。朱鹤新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国际收支运行更加稳健,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涉外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发展,对外经贸呈现多元化格局,韧性增强。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保持在合理区间。跨境双向投融资活跃,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过10万亿元。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