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中生态控制权变更:上市即套现,融资超7亿分红仅3000万

网络 2025-09-22 06:10:56
股市要闻 2025-09-22 06:10:56 阅读

上市到底是起点还是终点?融资到底是工具还是目的?近期解禁不久的“次新”公司实控人先协议转让股份套现,再一把梭哈“卖公司”的操作引发关注。反观公司业绩和股价,均可谓“上市即巅峰”,上市短短两年半还做了一次再融资,凸显资本市场融资乱象。这种上市即套现的行为,折射出部分企业将资本市场视为圈钱工具而非发展平台。

9月21日下午,冠中生态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青岛冠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中投资)及实际控制人李春林和许剑平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相关事宜,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冠中生态股票及可转债自2025年9月22日(星期一)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新三板挂牌一年半迅速摘牌

73天成功过会创业板

冠中生态最早是一家新三板公司,于2015年11月24日挂牌,股票代码为834265。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裸露边坡植被恢复、工业尾矿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恢复业务。2017年5月17日,公司为配合业务发展及A股IPO战略,宣布在新三板停止交易,正式启动转板程序。

2019年5月13日,冠中生态在青岛证监局完成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国金证券。经历约半年辅导期后,国金证券于2019年12月发布辅导总结报告,认定公司已基本符合上市条件。2020年6月23日,公司创业板注册制发行上市申请获受理,73天后即2020年9月4日顺利过会,成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青岛首家过会企业。

2021年2月25日,冠中生态在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农历牛年青岛首家上市企业。然而,公司上市后的表现却与IPO进程形成鲜明对比。

实控人解禁三个月就大减持

如今一把梭哈“卖公司”

作为首发上市前股东,冠中生态实控人李春林和许剑平夫妇实控的股份需锁定三年。2024年2月26日,这部分股份终于解禁,涉及许剑平、青岛和容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容投资)、青岛博正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正投资)、冠中投资4名股东,解禁股份数量达703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50.24%。

解禁后仅三个月,实控人便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套现。2024年6月4日,冠中投资拟将840.06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转让给自然人杨恩光,转让价格8.5元/股,转让价款合计7140.51万元。减持完成后,李春林和许剑平夫妇控制的股份下降到6194.94万股,占冠中生态总股本的44.74%。

冠中生态公告称,杨恩光与公司实控人无关联关系。杨恩光接盘后需锁定6个月,锁定期到期后,因冠中生态股价跟随大盘上涨,其并未立即减持。2025年9月9日,公司公告杨恩光计划在2025年10月9日至2026年1月8日期间,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48%的股份。此时股价约11.4元,较杨恩光8.5元的接盘价格浮盈约34%。

杨恩光宣布减持后不到两周,实控人李春林和许剑平夫妇也直接筹划“卖公司”,引发市场对实控人诚信的质疑。

业绩和股价上市即巅峰

上市后很快再融资

反观冠中生态上市后的业绩和股价表现,与实控人减持操作形成强烈反差。上市前,公司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1.5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92亿元,几乎翻倍;扣非净利润从466.2万元增长至6200万元,增长超10倍。2021年上市当年,营业收入进一步增长至4.02亿元,扣非净利润增长至6790万元。

然而,上市后业绩迅速滑坡。2022年扣非净利润下滑28%,2023年下滑36.55%,2024年直接亏损7818万元,营业收入回落至8年前水平。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亏损589.7万元,营业收入仅5000万元出头,应收账款却超过5亿元。

与业绩“交相辉映”的是股价表现。上市首月股价最高冲至47.58元(前复权),之后持续下降,最低跌至7.02元,目前最新股价11.2元,较高位跌去四分之三以上。尽管如此,公司融资步伐未停。

除IPO首发融资3.03亿元外,公司于2023年7月21日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40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4亿元。上市短短两年半,公司已完成超7亿元融资,而累计分红仅约3000万元。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