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CPI走弱PPI改善,居民消费需求成关键
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受基数走高影响和食品价格拖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弱,但与工业品价格相关指标改善,表明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其中,CPI走势和居民消费需求(SEO关键词1)的变化备受关注。
具体来看,8月CPI同比下降0.4%,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连续第四个月扩大。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PPI指标(SEO关键词2)的改善,反映出市场供需关系的积极变化。
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认为,核心CPI涨幅连续扩大释放物价运行积极信号,但CPI持续在0值附近运行,后续物价表现改善还需要持续提振居民消费需求。市场分析人士(SEO关键词3)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下,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需双管齐下。
食品价格等拖累CPI同比、环比表现
8月份,CPI同比下降0.4%。其中,食品价格下降4.3%,非食品价格上涨0.5%。1—8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下降0.1%。

对于CPI同比由平转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分析,这主要是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叠加当月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季节性水平所致。
从翘尾看,上年价格变动对当月CPI同比的翘尾影响约为下拉0.9个百分点,下拉影响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分类别看,食品价格拖累明显。8月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3%,降幅比上月扩大2.7个百分点,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增加约0.51个百分点,高于CPI同比降幅。猪肉、鲜菜、鸡蛋和鲜果等四项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增加约0.47个百分点。从环比看,猪肉、鸡蛋、鲜果价格变动均弱于季节性。
“在剔除短期性、超季节性、非趋势性的食品价格影响后,8月份CPI同比可回到正增长区间。”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对记者表示。
核心CPI涨幅连续扩大 释放物价运行积极信号
8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董莉娟认为,这是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的体现。庞溟表示,与核心CPI相关的数据指标走势还体现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推进、对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的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社会需求持续回暖、物价运行信号更加积极。经济数据(SEO关键词4)的积极变化,为市场注入信心。
光大证券研究所分析师刘星辰表示,从结构来看,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带动。一是受黄金价格上涨带动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涨幅扩大;二是7月以来,整治低价竞争背景下,家电、汽车行业逐步停止价格战,家用器具价格环比连续两个月上涨,交通工具价格则连续两个月企稳;三是居民服务消费需求释放,带动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
8月份,除食品烟酒以外的七大类消费品价格同比六涨一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8.6%、1.8%和1.8%,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0%、0.9%和0.1%;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4%。
CPI走势改善更多依赖居民消费需求
8月份,PPI同比降幅收窄,这是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收窄;环比结束连续八个月下行走势,由降转平。

董莉娟表示,除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低影响外,我国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一些行业价格呈现积极变化。一是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二是发展新动能稳步成长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回升;三是升级类消费需求增加拉动部分行业价格同比上涨。
PPI通常被看作CPI的先行指标,即PPI一般先于CPI表现出价格变化。对于8月PPI表现是否意味着PPI会先于CPI触底,刘星辰认为,目前PPI改善的领域更多集中在原材料和工业品领域,如煤炭、钢铁、光伏等,与居民消费领域关联度不高,在当前终端需求不足的背景下,上游价格上涨对下游影响程度相对有限,CPI回升更多依赖于居民消费需求的改善。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