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上市公司半年报:多元化布局与科创赋能引领增长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武斌记者李苑)近期,山西上市公司半年报迎来收官。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山西区域上市公司平均营收62.70亿元,同比增长5.51%;平均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增长24.16%,盈利能力稳定且表现不俗。山西板块(SEO关键词1)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
上证报记者梳理半年报发现,山西上市公司在稳固传统能源产业的基础上,正逐步向多元化迈进,形成了以煤炭、钢铁、能源、化工等为核心,以金融、物流、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做支撑的产业格局,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速赋能。这种多元化布局(SEO关键词2)不仅增强了抗风险能力,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随着新能源项目落地、数字化平台成熟及新兴产业投资见效,山西区域上市公司有望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赛道布局中实现双重突破。特别是科创赋能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
龙头领跑,稳增长有了“压舱石”
上半年,山西龙头企业业绩表现亮眼,强劲的盈利能力与发展潜力充分彰显“压舱石”作用。其中,山西汾酒以227.46亿元的营业收入及84.24亿元的净利润,成为区域内盈利最高的上市公司。作为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山西汾酒打造“汾”“竹叶青”“杏花村”三大知名品牌。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推进全国化2.0战略,围绕“一轮红日、五星灿烂、清香天下”的市场布局深耕细作,持续优化长三角、珠三角等潜力区域市场布局,积极拓展省外市场份额。上半年,山西汾酒实现省外营收47.46亿元,同比增长3.95%。
同样位列行业头部的太钢不锈也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尽管钢价低位波动运行给提升经营绩效带来了挑战,但太钢不锈仍以459.67亿元的营业收入,成为山西区域营收冠军。太钢不锈在半年报中表示,以新制胜是业绩增长的“秘诀”。上半年,公司持续聚焦“卡脖子”材料与前沿产品研发,发挥全流程不锈钢生产工艺优势,实现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独有领先产品、高盈利产品和战略产品销量占比超过60%,有效对冲了普通钢材需求下滑带来的业绩压力。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太钢不锈实现净利润3.93亿元,同比大增182.74%;实现扣非净利润3.1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721.35万元,不仅实现扭亏为盈且增幅达652.96%。此外,大秦铁路作为铁路运输行业龙头企业,上半年实现营收372.9亿元、净利润41.1亿元,业绩稳中有进;北方铜业受益于贵金属、硫酸等业务的同比大增,上半年实现营收128.11亿元、净利润4.87亿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科创赋能,转型再添新动能
煤炭是大自然赋予山西的“礼物”。在山西,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与化工类企业占据上市公司总量的半壁江山。上半年,面对行业周期性压力,多数山西企业主动求变,以技术创新(SEO关键词3)、绿色转型为抓手,实现业绩稳定增长,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势赋能。作为山西最大的电力上市公司,晋控电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行业前沿技术,上半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9652.03万元,同比激增952.09%。晋控电力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公司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项、取得授权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同时完成“锅炉分仓精准配煤技术研究与应用”“空冷岛翅片自动智能清洗机器人系统研究与应用”等项目研发及投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数据显示,晋控电力上半年完成发电量183.63亿千瓦时,实现营收74.09亿元,实现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大增138.08%,净利润成功扭亏。
在国营企业谋新求变的同时,山西民营企业也在“比学赶超”。今年3月,壶化股份智能爆破实验室成功研制第一代隧道爆破智能装药机器人,不仅实现了采掘工作面单次作业时间比人工缩短20分钟,也将作业人员数量由15人降为3人。但创新并未止步。壶化股份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第二代智能装药机器人正在加紧研制,预计10月可量产并装备工程项目;同时,公司数码电子雷管引火元件自动蘸药生产线已完成安装调试,有望实现各环节全自动化生产,推动产能持续释放提升。与此同时,得益于与河北天宁化工公司的并购重组,壶化股份炸药产能由7.8万吨增至11.4万吨,成功跃居行业前列。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壶化股份实现爆破收入1.01亿元,同比大增41.69%。
落子前沿,产业布局更多元
在传统企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同时,不少处于前沿领域的新兴技术也在加速落地山西,为产业结构迈向多元支撑注入新动能。8月29日,科达自控联合山西焦煤、杭州宇树科技、杭州具身智能中试基地共同签署《联合开发矿山具身智能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四方将针对焦煤集团矿区场景,由科达自控与宇树科技合作定制防爆型四足机器人,实现煤矿井下瓦斯巡检、设备搬运无人化,共建矿山智能装备生态。作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科达自控早在2019年便进行了前瞻性研发布局与技术储备。公司现有矿山机器人相关知识产权70多项,被誉为“北交所智慧矿山第一股”。与科达自控同在北交所上市的锦波生物,是近年来从山西“跑出”的一匹医美赛道“黑马”。凭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化突破,公司不断获得再融资与机构投资者的青睐。今年6月,锦波生物凭借手握三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技术实力,成功吸引中国前首富钟睒睒以34亿元入局。数据显示,上半年锦波生物在医疗器械领域收入7.08亿元,同比增长33.41%,毛利率达95.04%。其中,以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为核心的植入剂产品(三类医疗器械)贡献主要增量,终端覆盖医疗机构超4000家。从传统能源到具身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半年考”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企业以研发创新、科技赋能等为路径的主动突围,也是山西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SEO关键词4)的生动实践。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