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Q2财报:AI算力增长强劲,中国市场成变量

网络 2025-08-28 15:36:29
股市要闻 2025-08-28 15:36:29 阅读


  美东时间8月27日,AI巨头英伟达公布了2026财年第二季度业绩,展现了其在AI算力领域的强劲实力。财报显示,英伟达当季营收达467.43亿美元,同比增长56%;净利润为264.22亿美元,同比增长59%,GAAP下的毛利率为72.4%。从数据看,这份成绩单符合预期。但作为全球算力和AI风向标,英伟达两位数高增长,已被视为常规。随着英伟达市值冲上4万亿美元,外界对其期待更甚,公司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科技界和资本市场。

  此次业绩会上,Blackwell、中国市场、AI需求仍是关注重点。尤其是中国市场,成为最大变量。在财报会上,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表示,预计中国市场今年会有500亿美元的机会,如果公司有强竞争力的产品可以满足市场,预计接下来有50%的年增长。他还预计,到2030年,AI基础设施的支出会达到3万亿—4万亿美元,这将为英伟达带来巨大的长期增长机遇。Counterpoint Research VP Neil Shah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尽管终端市场的变现目前尚未大规模落地,但超大规模云厂商与主权资本的资本开支并未放缓。在这场科技竞争中,超大规模云厂商与各经济体正持续构建大规模AI基础设施,这将显著推动AI服务器在计算、存储与网络解决方案等关键组件上的巨大需求。

  数据中心增长,GB300爬坡量产

  具体看核心业务,数据中心是近年英伟达的最强增长引擎。本季度,数据中心业务实现411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56%,占总营收比例高达88%。目前,数据中心业务几乎代表了英伟达估值的核心,自二季度起,主力产品Blackwell架构机柜已进入全面放量阶段,GB200出货、GB300爬坡。值得注意的是,在数据中心业务之下,网络连接板块大幅增长。英伟达高管在财报会上指出,二季度数据中心计算的营收同比增长50%至338亿美元,但环比下降1%,这源于H20销售的收入减少了40亿美元。而数据中心网络二季度的营收73亿美元,同比增长98%,环比增长46%,这得益于GB200和GB300系统的NVLink计算结构增长、XDR InfiniBand产品的普及,以及云服务商和消费者互联网公司采用以太网AI解决方案。除数据中心外,英伟达其他业务部门同样增长。其中,游戏和AI PC业务营收达43亿美元,同比增长49%;汽车和机器人业务同比增长69%,达5.86亿美元;专业可视化业务同比上升32%,营收6.01亿美元。黄仁勋在财报中表示,Blackwell实现了代际飞跃,Blackwell Ultra的量产正在全速推进,需求异常强劲。英伟达NVLink机架级计算具有革命性意义,它的到来正值推理型AI模型推动训练和推理性能实现数量级增长之际。AI竞赛已然开启,而Blackwell正是这一竞赛的核心平台。他还指出,Blackwell平台生产全速推进,GB200向GB300机架的转型过程顺利,GB300正在爬坡量产中。谈及ASIC的竞争和GPU的竞争,黄仁勋回应道,市场上有很多做AI ASIC的企业,但极少有产品能真正投入生产,因为加速计算与通用计算截然不同,无法仅通过编写软件并将其编译到处理器中来实现,加速计算的技术栈已经异常复杂。这也和英伟达的新定位相符,黄仁勋说,英伟达要成为一家AI基础设施公司,它提供的不仅仅是芯片,也不仅仅是数据中心,而是体系化的全栈解决方案。从计算到连接,从硬件到软件,英伟达的生态还在拓展。

  中国市场存变量

  进入今年第二季度,投资者此前对英伟达的担忧逐渐消散。摩根士丹利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市场此前对来自AMD GPU和互联网公司自研ASIC的竞争压力,以及Blackwell 架构在机架组装与出货方面的延迟担忧,已经缓解。随着中国市场的波动、GB200和GB300的放量,英伟达第三季度的指引成为关注点。根据财报,英伟达预计第三季度营收540亿美元,上下浮动2%,毛利率预计73.5%,上下浮动50个基点。不及分析师最高的600亿美元预期。黄仁勋在财报会上表示,中国市场今年可能带来500亿美元的机会,预计年增长50%。他说道:“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计算市场,也是AI研究人员的聚集地,全球约有50%的AI研究人员在中国。我认为,对于美国科技公司来说,进军这个市场至关重要。”英伟达CFO Colette Kress指出,英伟达准备出货价值20亿至50亿美元的H20芯片,但仍在等待政府和企业进行讨论,来确定后续采购和规划。不过,对于英伟达下季度业绩,多位分析师给出积极预判。Baird高级研究分析师Tristan Gerra对英伟达三季度每股收益和营收预期给出了乐观的展望,理由是产品的销量强劲,GB200出货在7月显著加速,GB300预计将于9月底发布。他将英伟达的目标价从195美元上调至225美元。与此同时,Wedbush分析师Matt Bryson则将英伟达的目标价从175美元上调至210美元,他认为云厂商AI基建支出的持续爆发和GPU需求强劲是主要支撑因素。

  算力需求推高,产业链共振

  根据高盛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英伟达股价历年展现出鲜明的“季节性波动”规律——年初因大型云厂商明确资本支出预期而急升,但下半年因缺乏新的硬催化进入盘整状态。例如,2024年上半年英伟达股价上涨约149%,下半年仅上涨约12%;2023年同期则分别上涨约189%与17%。高盛指出,未来走势仍取决于云计算巨头的资本支出指引、Rubin 平台推出节奏以及中美政策变化等关键变量。该行仍对英伟达给予“买入”评级和200美元的12个月目标价。尽管出口管制仍为英伟达带来变量,但是算力基建的需求还在增长,谷歌、微软、亚马逊、Meta等互联网大厂对AI基建的资本支出还在增加。同时,中国市场方面,昇腾等国产算力快速演进,共同带动算力产业链上升,资本市场涨势明显。围绕英伟达和算力周期,A股多条产业链出现业绩与市值共振走强的现象。近期,AI服务器整机、光模块、液冷与高端PCB等环节的涨势尤为明显。AI服务器领域,富士康在财报与业绩展望中多次强调AI服务器动能,A股上市的工业富联上半年营收与利润创同期新高,二季度单季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幅超60%,带动估值重估,市值接近万亿。光模块龙头“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持续狂飙。比如新易盛过去三个月市值暴增,8月25日,新易盛盘中创下历史最高的304.08元,市值一度超过3000亿元。近三年来,新易盛股价累计涨幅超过28倍,总市值激增逾2700亿元。随着英伟达GB200 NVL72等机柜化方案放量,液冷渗透率显著提升。集邦咨询最新研究预计,2025年AI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将升至33%。英维克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超50%、股价年内大幅上涨,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英维克股价累计涨幅高达109.16%。此外,高多层/高阶HDI及载板需求抬升带动板厂景气,PCB厂商胜宏科技年内股价涨幅一度超过450%、总市值突破2000亿元。整体来看,在英伟达带动与产业周期的叠加效应下,不少算力产业链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价。随着资本支出持续落地,英伟达及其生态链,仍是这场全球“算力大浪潮”的核心焦点。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