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盈利与成长性成焦点
北交所上市公司半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已有75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其中54家公司营收同比增长,北交所盈利、北交所成长性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净利润方面,75家披露中报的公司中,69家归母净利润为正,占比超九成;46家实现同比增长。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张可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家企业实现了营收、利润双增长,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彰显了北交所公司的高成长潜力。东源投资首席分析师刘祥东同样认为,北交所上市公司当前基本面稳健向好,整体盈利韧性较强,市场普遍看好其成长性。
上半年,多家北交所公司取得亮眼成绩。例如,并行科技、林泰新材、春光智能、锦波生物等公司营收增速超40%,卓兆点胶、海能技术等多家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具体来看,卓兆点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207.46%;归母净利润2678.27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202.83万元。公司表示,扭亏为盈主要系终端应用领域需求回暖,积极跟进存量项目验收,以及新领域开拓初见成效等因素所致。海能技术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34.87%;归母净利润547.15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401.77万元。公司已在产品端布局开发基于鸿蒙系统的仪器操控系统,设立大模型智能运营部,推动智能化技术与业务场景融合。
刘祥东表示,北交所企业发力布局前沿赛道,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精准定位高增长领域,如算力服务、新能源材料等;二是创新驱动特征显著,研发投入转化为技术优势;三是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国家战略倾斜与产业链升级需求共同为企业提供广阔空间。张可亮认为,许多北交所公司正积极向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新兴领域进军,锦波生物、明阳科技、卓兆点胶等多家公司还计划中期分红,回报投资者。
展望未来,刘祥东认为北交所上市公司发展前景广阔。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北交所改革深化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融资与成长;产业升级背景下,新能源、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赛道长期成长空间广阔。张可亮也表示,北交所聚集了大量“小巨人”企业,随着政策持续支持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相关企业有望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和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对于投资者而言,需深入理解企业的核心技术壁垒及产业链地位,重点关注研发投入持续、客户认可度高、市场空间广阔的公司。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