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速,央国企重组步伐加快
中国神华(601088.SH)拟收购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旗下13家企业核心能源企业股权;中国船舶(600150.SH)将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601989.SH);国家电投集团旗下远达环保(600292.SH)公布超277亿元资产重组草案;国机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宣告重要的资产架构调整……从“中特估”主线下的央企专业化整合,到地方国资的“链主”培育,从传统行业的产能出清到新兴产业的卡位争夺,这场资本市场的“重组大戏”背后,折射出经济转型期产业逻辑的深刻变革。今年以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包括央企、地方国企)并购重组案例显著增多,国有控股重组成为市场焦点。
据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年内共有636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披露并购方案,合计1029单,同比增长10.29%。其中,32单为重大资产重组,同比增长68.42%。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速,一方面源于今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各地积极推动国资国企改革,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加大国资整合力度;另一方面,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依托资本市场,利用并购重组做优做强国有资本,是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国资国企并购重组将持续活跃。
央国企重组步伐加快
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冲刺收官和国企市值管理加快落地的背景下,当前从中央企业到地方国企都在加大并购重组力度。8月18日,A股最大煤炭企业中国神华股票复牌。在8月15日晚间,中国神华披露向控股股东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收购资产的交易预案。本次交易共涉及13家标的公司,业务覆盖煤炭、坑口煤电、煤化工、物流服务等多个领域。“通过资本市场力量推动资源整合,既服务国家战略,又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神华的此次重组案例将为央国企提供可复制的改革路径。”国家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称,此次多项核心优质资产注入中国神华,将大幅提高上市公司资源储备规模与核心业务产能,进一步优化全产业链布局,进而实现“1+1>2”的战略倍增效应,对筑牢国家能源基石、增强国有资本功能、提振市场信心具有重要意义。“重组完成后,中国神华将在煤炭资源储备、生产技术、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特别是在环保压力下,通过煤制油、煤制气等清洁能源项目的推进,进一步巩固其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地位。”港股100强研究中心顾问、经济学家余丰慧对本报记者表示。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积极响应“并购六条”以及国务院国资委相关鼓励政策,加速推动企业内部优质资源进一步向控股上市公司汇聚,支持控股上市公司围绕提高主业竞争优势、促进产业升级实施并购重组。近期,镇洋发展(603213.SH)、内蒙华电(600863.SH)、国投中鲁(600962.SH)、中化装备(600579.SH)、中化国际(600500.SH)等先后披露了相关收购预案或最新交易进展。8月19日晚间,镇洋发展发布停牌公告称,公司接到控股股东浙江交投通知,拟筹划浙江沪杭甬与镇洋发展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旨在优化浙江省国有资本布局,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中化系动作尤为密集。近日,中化国际发布预案称,拟收购南通星辰100%股权,旨在布局高性能工程塑料领域;中化装备发布预案称,拟收购益阳橡机和北化机100%股权,强化“化工装备+橡胶机械”的主业方向。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昌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轮地方国企并购重组呈现出向资本招商、掌握控股权、引导产业落地的特征,其本质是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产业从“低水平内卷”向“高质量集聚”跨越。但同时需要警惕“重规模轻效益”“重收购轻整合”等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统一。值得一提的是,8月19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下称“中上协”)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报告(2025)》。中上协表示,下一步将多措并举支持上市公司规范开展并购重组活动,组织召开并购重组政策宣导会,联合地方政府等做好产融对接活动,常态化组织并购重组闭门座谈会,走进产业上市公司等活动并探索搭建并购信息平台。
地方国资重塑新格局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各地国资国企依据区域发展实情,正积极通过战略性整合,打破“小散弱”局面,以此重新构建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近日,宁夏国资委对6家区属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整合,打造宁夏交通建设投资集团、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宁夏农垦集团三大“新旗舰”。“这是近年来,我区规模最大的国企重组行动,旨在破解‘小散弱’困局,重塑国有经济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宁夏国资委主要负责人介绍道。河南重组整合力度加大。河南省国资委近日透露,通过推动河南国际合作集团与自然资源集团整合,打造对外开放合作窗口平台;依托中豫港务集团整合省内资源,加快国际陆港核心区建设;组建河南港航集团统筹内河航运资源,统筹推进投建运一体化管理。天津以政策创新引导并购重组方向。近日发布的《天津市支持并购重组若干措施》明确,推动上市公司及龙头企业,围绕绿色石化、汽车装备等优势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以及未来智能、空天深海等未来产业开展战略并购,鼓励并购补链强链的优质未盈利资产,破解“卡脖子”技术瓶颈。国有企业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支持跨区域并购与优质项目落地天津。招商证券分析认为,立足主业推进整合,有助于在更大范围统筹配置国有资本,强化国企核心竞争力,提高资本配置效率。随着重组效应逐步显现,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将持续增强,相关资产整合投资机会值得关注。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相关部署,下一阶段,地方国有企业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大文章,大力培育更多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兴支柱产业。紧紧围绕“三个集中”,优化国有资产增量投向,调整存量结构,带头抵制“内卷式”竞争,加强重组整合,推动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形成新的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朱昌明表示,地方国企正通过资本赋能与并购重组,推动产业升级,提振市场信心与投资预期,引领资本流向新兴产业,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然而,地方国资国企在资本运作中需警惕“资本冲动”与整合风险,建立科学投资决策与容错机制至关重要。避免重复投资与资源内耗,借助市场化工具防范风险,方能实现科技、资本与产业的螺旋式上升,共创共赢局面。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