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走强引银行严控信用卡资金入市
A股市场自7月下旬以来持续走强,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单日成交额多次突破万亿元关口。截至8月18日收盘,沪指涨0.85%,收报3728.03点,盘中一度突破3745点,创近10年来新高;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76万亿,成交额再创年内新高。
与股市回暖同步的,是银行密集发布的风险提示。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8月中旬,陕西农信发布公告,对信用卡资金用途作出进一步明确:不得用于投资理财领域,包括股票、基金、期货、虚拟币、投资型贵金属、股权投资等。
随后,陕西渭滨农商行、神木农商行、凤翔农商行等近10家旗下农商行纷纷转发该公告;云南农信旗下的文山市农商行、河口农商行也发布类似声明。
股份制银行同样在行动。民生银行8月初发布公告,自9月18日起,将信用卡预借现金转账业务纳入该行信用卡资金受控金额管理。事实上,自去年10月以来,已有数十家银行发布严禁信用卡资金流入股市的公开声明,其中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以及地方性银行。
“预借现金是信用卡资金进入股市的主要渠道之一。”某股份制银行风险管理部高级经理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持卡人通过预借现金功能将资金转入借记卡,再通过多次转账拆分资金流向,最终转入证券账户。堵住这个口子,能有效防范资金违规入市。”
康德智库专家、北京京师(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刘诚冬对界面新闻记者说,部分持卡人将信用卡资金转入非本人账户,经过多层、多次转账后掩盖资金来源,再转入投资账户,规避银行对本人账户的直接监测。另外,通过购买比如黄金、珠宝等具有现金价值的商品后迅速变卖兑现,或通过“消费贷和信用卡”组合方式,将信用卡资金与其他贷款资金混合使用,模糊资金用途以流入投资领域。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界面新闻记者指出,银行近期集中发声,既是落实监管要求,也是在市场情绪升温背景下进行风险提示、强化合规导向的体现。股市投资属于高风险行为,资金回报不确定。当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持卡人可能因投资失利导致还款能力急剧下降,进而推高信用卡不良率。
“信用卡本质是短期消费信贷,额度循环、期限灵活是其特点,但这也意味着其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一旦被用于投资会扭曲信贷结构。”某国有银行信用卡中心风控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202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与原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准确监测和管控信用卡资金实际用途,严禁流入政策限制或者禁止性领域。
“监管部门已三令五申严禁信用卡资金入市,银行一旦被发现也会面临管理不善等情况的处罚。”王蓬博说。
强监管背景下,已有多家银行因违反信用卡业务相关规定受罚。比如浙江萧山农商行去年因为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审慎,资金被挪用于股市,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不审慎,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等原因被罚款450万元。
面对资金违规使用问题,银行业正构建从准入到交易监控的全流程防线。“银行在信用卡申请阶段应严格审核客户资质,仅允许信用记录良好、收入稳定、负债可控的客户申请信用卡。”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民生银行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将通过技术手段对资金用途进行监控,确保信用卡资金不流入政策限制或禁止性领域。
试图违规使用信贷资金的持卡人未来或面临多重限制。
陕西农信在公告中明确表示,若信用卡资金用于非消费领域,则有可能交易失败。对于违规用卡的持卡人,银行将对账户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警示提醒、提前终止分期、降额、限制交易、止付等风险管控措施。
“账户冻结只是第一步。”某城商行信用卡部门主管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我们对于确认违规的持卡人,会采取阶梯式处罚。首次发现降低30%额度,对于多次违规或者违规情节严重的持卡人,银行则可能直接止付其信用卡,要求其提前偿还所有贷款。
比账户管控更严重的是信用记录的污点。相关违规记录可能被纳入征信系统,影响个人信用评级。
“一旦信用评级受损,持卡人在未来申请房贷、车贷、信用卡等金融产品时,可能会面临更高的利率、更低的额度,甚至直接被拒绝。”上述城商行信用卡部门主管对界面新闻记者说,信用记录还可能影响到持卡人在就业、租房、购买保险等方面的权益。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