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IPO大鹏工业过会 引发审核逻辑变化关注
财联社8月17日讯(记者赵昕睿)北交所最新披露上会结果,IPO大鹏工业成功过会,为新“国九条”后首家扣非归母净利润未达4000万元却过会企业,引发市场对北交所IPO审核逻辑变化的关注。


大鹏工业是工业精密清洗领域专用智能装备生产商。自2023年受理到2025年上会,经历2轮问询,两看点成过会焦点:一是其扣非归母净利润未满4000万元,为新规后首例;二是被要求详细说明补充流动资金必要性和合理性。
公司两度“踩雷”审计机构,影响业绩下滑。申报北交所前,公司曾向创业板递交招股书,后转道挂牌新三板,并更换保荐机构。审计机构也接连“踩雷”,公司因此两度更换审计机构,导致中介机构费用支出增加,成为扣非后净利润下滑原因之一。
此外,经营业绩的真实性及可持续性成为监管问询重点,包括重点客户业务波动合理性及新客户收入波动原因。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较高,比亚迪作为第一大客户,销售额有所下降。同时,公司境外收入自2023年起“清零”,公司将目光投向新客户开发。

大鹏工业的过会,显现监管对“实质价值”审核思路的深化,市场“隐形门槛”未来是否有更多IPO打破也有待持续跟踪。(文章来源:财联社)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