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营业部“关停潮”:行业精细化运营新动向

网络 2025-08-14 19:25:44
股市要闻 2025-08-14 19:25:44 阅读

  又一家券商裁撤旗下营业部。

  8月13日,长城证券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优化营业网点布局并加强资源整合,推进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升级,公司已于近日撤销襄阳汉江北路证券营业部。

  据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已有20余家券商在全国范围内公告撤销营业部或分公司,累计裁撤网点超百家。其中,国信证券一次撤销21家营业部,暂列年内之最。

  受访人士认为,券商营业部“关停潮”标志着行业从“粗放扩张”走向“精细化运营”。

集中裁撤网点

  据长城证券公告,公司已于近日撤销襄阳汉江北路证券营业部,并妥善完成了客户资产处理、业务结清、工商注销等相关程序,同时向营业部所在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备案。

  实际上,这并非年内首家裁撤营业部的券商,业内早已掀起“瘦身潮”。截至8月中旬,已有20余家券商公告撤销营业部或分公司,累计裁撤网点超百家,其中国信证券以撤销21家遥遥领先。

  7月7日,国信证券曾一次性宣布关闭大庆龙政路等9家网点;仅隔一个月,公司再度公告,将于9月5日起关停吉林市解放大路、牡丹江太平路、佛山三水等12家营业部。

  紧随其后的是方正证券,年内已撤销13家分支机构;东方证券撤销8家;光大证券、中泰证券各撤销7家;东吴证券、兴业证券等券商的裁撤数量亦位居前列。

行业深度转型

  在财经评论员张雪峰看来,2025年的券商营业部关停潮,是行业数字化与财富管理双转型的必然结果,标志着证券业从“数量扩张”迈入“质量优先”的深度转型期。

  张雪峰解释说,伴随互联网金融崛起、交易佣金持续下降,传统网点的高成本、低效能模式难以为继,关停低效网点是市场的自然出清。券商正由“以交易为中心”转向“以客户资产配置为中心”,营业部也从单纯的开户、交易场所升级为面向高净值客户的综合投顾与财富管理中心。

  排排网财富研究员隋东认为,券商密集裁撤营业部是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成本压力下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客户交易等业务线上化普及,线下网点边际价值下降。另一方面,财富管理转型倒逼升级,传统网点功能单一,已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提质增效是券商改善经营业绩的重要途径。”香颂资本董事沈萌也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市场对传统线下营业部的需求锐减,而租金、人力等成本却居高不下。因此,关闭低效网点既无损业务发展,又能直接压缩经营支出。

马太效应加剧

  谈及网点“瘦身潮”对行业与投资者的长远影响,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分化将愈演愈烈。

  张雪峰判断,行业马太效应会进一步加剧。头部券商优势扩大,关停低效网点后,资源更集中,市场份额有望再上一层楼。而中小券商的经营压力将会陡增,区域型、小型券商若无法快速转型,最终只能收缩战线甚至寻求被并购。

  客户体验也将随之重塑。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认为,短期看,营业部收缩削弱了对传统客户群体的线下服务黏性,但券商可同步推出“数字孪生营业部”解决方案,可有效控制客户流失率。

  沈萌补充称,目前大多数投资者更关注投资理财服务的核心价值,这与线下营业部的实体关联度降低,因此营业部关闭与否已经不再是衡量客户体验的重要依据。

  “未来营业部数量可能继续减少。”隋东表示,券商将把重心进一步转向数字化,强化线上获客与服务能力,构建“交易服务+财富管理+机构服务”的多元新格局。

  张雪峰认为,券商营业部“关停潮”标志着行业从“粗放扩张”走向“精细化运营”。未来,能留下来的网点必须彻底转型为“财富管理服务中心”。行业集中度势必提升,这将推动中国证券业向更专业、更高效的方向迈进。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