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资平台“出清”提速 转型与清退并行

网络 2025-08-11 01:45:20
股市要闻 2025-08-11 01:45:20 阅读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加快剥离地方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后,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专家称,后续要加快有条件转型的融资平台剥离政府融资功能,转型为自主经营的市场化主体,还要对无法转型的融资平台进行彻底清退。鉴于不同地区融资平台“出清”难度不同,有必要加强对融资平台转型的政策支持。

融资平台转型进入提速期,债务风险是重要来源。自2023年一揽子化债方案实施以来,各地掀起“退平台”热潮。退出融资平台序列,并不意味着能市场化盈利。从财政部通报的案例看,违法违规行为仍存在,且多数涉及融资平台。

“此次强调融资平台‘出清’,说明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进入攻坚期。”东方金诚公用事业一部执行总监周丽君指出,在前期化债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强化城投公司自主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发展目标,推动城投公司通过市场化转型提升造血能力,为债务化解提供保障。

融资平台历史任务基本完成,应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部分融资平台存在资产质量不高、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出清”旨在彻底清理无法转型的空壳公司,切断政府信用背书。

受访专家强调,“出清”并非让融资平台全部消失,而是通过转型发展,将符合条件的融资平台转变为面向市场经营的国有企业。周丽君强调,真正“出清”的融资平台应该是业务范围去“政府化”、收入结构“去财政化”。

对于融资平台“出清”有关工作,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提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的要求。罗志恒认为,“有力”体现政策决心,“有序”强调风险可控,“有效”则聚焦“真转型”。受访专家一致认为,有必要为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提供多元资金支持。

周丽君建议,为支持融资平台“出清”,地方政府应结合融资平台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重点注入与之相匹配的优质经营性资产、资源,切实增强企业的市场化运营能力和持续造血功能。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