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六周年:汇聚科创人才,激发创新活力

网络 2025-08-04 22:45:21
股市要闻 2025-08-04 22:45:21 阅读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昕怡)科创板开市六年来,以制度创新和生态建设为抓手,为科学家创新创业培育沃土,并持续吸引高水平科技人才,推动人才创新优势向产业发展与国家竞争优势转变。

  数据显示,超六成科创板公司的创始团队为科学家、工程师等科研人才或行业专家,近四成科创板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近三年合计推动1100余项合作项目实现研发成果产业化,科创板的产学研贯通机制正在加速孵化新质生产力。

  “科创家”群体汇聚创新高地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一批兼具家国情怀、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领军人才,在科创板汇聚成流,共同书写着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生产车间的完整故事。其中,院士领衔企业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同时,高校教授架起产学研桥梁,助力企业攻克多个中国“芯”自主可控里程碑。

  达梦数据董事长冯裕才拥有近18年的博导经历,带领公司成长为国内少数拥有全部源代码、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厂商,实现年营收突破10亿元。

  人才夯实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基础

  技术突破的锐度,源于专业精耕的深度。据统计,科创板公司实控人中有约110位本科毕业于中国C9高校,科创板“关键少数们”的“校友集群”效应,正转化为板块的产业集聚优势,推动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

  另据统计,近四成科创板公司“关键少数”有博士学位。超五成科创板公司“关键少数”的最高学历专业与公司主营业务直接相关,为企业的创新发展筑牢根基。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科创板公司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数据显示,近三年科创板公司产学研合作覆盖率超八成。从产学研合作形式看,超七成科创板公司联合985/211高校或中国科学院系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发,超四成开展人才联合培养,超三成共建实验室。

  产学研融合加快了创新成果转化的步伐。近三年科创板公司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项目数量合计超4000项,其中,1100余项已实现研发成果产业化。

  整体看,科创板公司合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2024年当年新增发明专利数量就已经超过2万项。

  制度包容性激发创新主体发展活力

  创新始于科技、兴于产业、成于资本。自开板以来,科创板持续发挥枢纽功能,有效激发科技企业创新活力。人才引进方面,科创板率先推出了更具适应性的股权激励制度,有力支持科技企业吸引、留住和鼓励人才。资本助力方面,2024年上交所在科创板先行先试再融资“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