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IPO受理量激增,上市审核严把关
【导读】北交所IPO受理量“井喷”,上市节奏引关注
见习记者舍梨
“越来越多的客户企业将上市计划转向北交所,北交所已经从备选变成‘主赛道’了。”一位投行人士道出了当下IPO市场的新风向。
今年以来,北交所IPO受理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累计受理115家,以65%的占比成为全市场绝对主力。市场活跃度提升、制度优势凸显、估值吸引力增强,共同推动中小企业纷纷涌向北交所上市“快车道”。
记者注意到,IPO受理量“井喷”的同时,北交所上市企业数量未明显增加。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总计51家IPO成功上市,北交所仅占6家。
北交所为何成“首选地”?数据显示,前7个月,北交所共计受理115家,6月以97家创下单月受理新高。国金证券投行人士分析称,北证50指数涨幅达39.45%,市场吸引力增强,估值已处于创业板和科创板之间,吸引更多企业上市;北交所并购市场火热,融资手段灵活。
开源证券投行人士表示,北交所上市规则与流程等更适合中小企业,920代码专属号段启用提高了市场地位,增强了辨识度,吸引了更多公司选择赴北交所上市。
受理“快”不等于审核“松”。记者注意到,北交所上市企业数量并未明显增加。易董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北交所IPO企业排队时间中位数逐年增加。
受访投行人士分析,北交所已建立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色制度安排,在审核环节坚持审慎原则,严格把控质量关。浙商证券投行业务负责人表示,北交所IPO审核聚焦于企业的创新属性、业绩可持续性、财务真实性及治理规范性等核心维度。
国联民生证券投行人士表示,北交所企业虽然规模体量不大,但“专精特新”企业在经济转型中至关重要。北交所IPO项目在证监局辅导验收阶段的现场检查比其他板块更加严格。
一位投行人员透露,北交所项目在申报前会有现场检查,相当于把现场检查工作前置化,并将相关问题在申报前予以暴露,企业需要特别注意。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