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在金融场景的爆发式应用与人才争夺

网络 2025-08-02 04:10:19
股市要闻 2025-08-02 04:10:19 阅读

  ◎记者温婷

  “当前AI模型技术正经历从‘渐进式创新’到‘指数级跃迁’的历史性转变。”阿里云副总裁叶杰平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作出最新判断,转变正率先在金融场景中发生。

  截至今年6月,银行业在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地应用场景中占比18%,高出互联网行业10个百分点。金融垂类大模型率先实现“周级迭代”,应用跨入“爆发期”,正从量变走向质变。

  金融大模型人才吸引力升温

  数字化程度高、数据密度大、AI应用场景丰富,金融业成AI落地绝佳领域。2025年,DeepSeek开源加速大模型技术平权,改写商业模式。不少金融机构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挖人”。奇富科技大模型团队超百人,仍在招聘专业人才。今年以来,浦发银行、交通银行等机构均加大AI人才招聘力度,京东、美团等校招计划也“偏爱”算法、AI类技术人才。

  6月,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发布多个AI大模型相关招聘需求,“推进落实基于大模型的应用场景建设”成重点。

  “大模型发展到今天,大家更希望看到技术价值的实现。”费浩峻说。

  智能体加速融入金融实践

  “AI聪明时只帮小忙,笨时却捅娄子。”在蚂蚁集团副总裁韦韬看来,大模型做到80分至90分,但金融场景要求99分才及格。

  奇富科技从2025年专心打磨“应用”,不再关心基础大模型评测分数,更多评估具体业务场景下大模型的准确度,如画像增强和风险策略场景,提高业务效能。目前公司基于开源大模型的训练逻辑,已转向聚焦于如何将大模型能力更高效、更深入地“用”在业务实处。

  如今,奇富科技信贷超级智能体集合众多模块,未来在银行信贷场景也有较好复用性,已有相关大模型能力输出给银行客户。

  攻克一个行业的深层痛点才是关键

  金融垂类大模型的迭代速度正缩短至双周,甚至单周,投入力度加大。浦发银行正积极筹建和林格尔数据中心,推进人工智能应用。百度智能云、蚂蚁数科等金融科技公司也推出自己的金融大模型。

  斯坦福大学研究表明,数据质量对模型效果贡献度达70%,金融领域语料更新周期需控制在3个月内。“最大的难点,是如何不断优化,推进大模型应用效果的稳定提升。”费浩峻坦言。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