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续发,加速财政政策落地
8月1日,财政部进行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三期)第一次续发行工作。本次续发行国债为5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350亿元,票面利率与之前发行的同期国债相同,为2.10%。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共有3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完成发行,规模总计达到2060亿元,涉及20年期限与30年期限两个品种,发行规模分别为400亿元和1660亿元。7月份2060亿元的发行规模仅次于5月份的2420亿元,为年内单月发行规模第二。
从整体进度看,今年我国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截至8月1日,超长期特别国债已经发行7960亿元,发行进度达到61%。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整体的发行节奏体现出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及时释放资金形成实物工作量,凸显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朱华雷表示,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整体较快,为“两重”建设提供了更大力度的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透露,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同时,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10月份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
宋向清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以及资金的加速下达,对经济发展形成多维支撑。从投资端看,可直接拉动基建投资,促进产业链协同扩张,培育新质生产力。从消费端看,能够激活内生需求潜力,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朱华雷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有力支持了“两重”建设,带动了上下游产业投资,拉动建筑、钢铁、水泥等行业的需求,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从消费角度看,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也有效激发了居民消费意愿,撬动了大规模消费增量,有效促进消费市场发展,推动消费升级。
宋向清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加速发行与资金的精准投放,既发挥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作用,也起到培育长期增长动能的“催化剂”作用。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