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震荡下中国平安破局:资产负债共振引领行业新趋势

网络 2025-07-29 14:45:34
股市要闻 2025-07-29 14:45:34 阅读

  近期,A股大盘围绕3600点反复震荡,冲破此点位将提振市场信心,不少机构对后续行情持乐观态度。永赢基金王乾认为A股市场整体风险收益比良好;国投瑞银基金周珞晏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中,股票资产相对债券更具吸引力;鹏扬基金赵会龙也认为A股仍具吸引力。

  保险因与大盘紧密联系受关注,中国平安股价年内涨幅显著。股价上涨背后,是市场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源于资产负债两端的共振效应。

  一、负债端:利率机制重塑改写竞争规则

  7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例会,与会专家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随后,多家保险公司发布公告调整新备案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预定利率下调会带动一波“炒停售”行情,短期有助于刺激险企保费增长,也有助于缓解利差损风险。

  华源证券研报指出,预定利率上限值的下调将有效降低保险公司的负债成本。此外,预定利率下调会收窄各家险企打“价格战”的空间,叠加“报行合一”政策,倒逼中小企业加速转型。

  二、资产端:长周期考核激活资本效能

  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7月,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

  “长钱长投”的政策导向,既为险资的长期投资和资产负债匹配指明了方向,也让险企成为耐心资本占比提升的重要受益者。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认为,长周期考核举措有助于提升保险资金对资本市场短期波动的容忍度,有望增强投资行为稳定性并进一步推动险资入市进程。花旗银行预计受益于预定利率下调,内地保险公司产品结构会向分红产品转移,进一步推动险资股票投资比例。

  平安在权益投资方面早已加大布局,2024年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66.6%。2025年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数据显示,保险和券商是主要增持领域,公募基金持有中国平安A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达到11.39%,比去年同期水平增长超过51%。

  平安凭借多年来良好的分红表现自然更容易吸引长线资金。自上市以来,平安累计分红37次,现金分红金额达到3747亿元,平均分红率达到31.45%。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高分红,离不开平安稳健的经营态势,尤其是其建立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生态。

  中国平安重新站上60元,是行业周期与自身实力共振的必然结果。在A股震荡的关键期,这家保险龙头的破局意义,不仅印证了资产负债两端改革的深层价值,更预示着保险行业在资本市场改革浪潮中的重要地位。

(文章来源:财联社)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