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测试争议:权威体系待完善

网络 2025-07-29 02:05:16
股市要闻 2025-07-29 02:05:16 阅读

  近日,某汽车资讯平台对36款搭载辅助驾驶系统的热门车型展开封闭测试,模拟高速及城市道路中的15类高危事故场景,测试结果引发行业震动:36款车型无一满分通关,整体平均通过率仅35.73%。

  测试结果与车企宣传形成鲜明反差,争议也随之蔓延。有技术博主逐帧分析视频,质疑其测试方法和过程不够严谨,在场景设计和变量控制方面存在漏洞;也有车企公开表态,称对所谓的测试不予置评,言下之意疑似并不认同测试结果。

  目前来看,测试引发的争论已超出单纯技术范畴,折射出行业深层次矛盾:智能驾驶技术快速演进的同时,权威的测试体系仍然有待完善。

  日前,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就曾表示,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下一步公安机关将积极配合工信部等行业主管部门,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的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杜绝夸大和虚假宣传,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今年4月,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也强调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的重要性。

  从政策导向到落地推进,智能驾驶测试体系的完善既需要进一步提速,满足产业的实际需求,也需要强化信息对称性问题,让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能力边界有更清晰的认知。

  长远来看,智能驾驶的安全底色,既需要技术迭代的“加速度”,更需要测试体系的“定盘星”。随着政策标准的细化、测试场景的完善、企业责任的明确,这场由一次测试引发的争议,或将成为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向“规范发展”的节点。当权威测试体系真正落地,消费者能清晰识别技术边界,车企能在统一标准下比拼真功夫,智能驾驶才能真正沿着安全轨道驶入寻常百姓家。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