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盈利改善,控产自律成未来主题

网络 2025-07-14 15:24:13
股市要闻 2025-07-14 15:24:13 阅读


今年上半年,在原料成本回落与海外销量增长等多重因素作用下,钢铁行业盈利情况明显好转。目前,“反内卷”已成为部分产能过剩行业面临的重要议题。钢铁行业作为供需结构矛盾较大的行业之一,其内部的“控产、自律”引起市场关注。

但由于上半年钢铁行业生产毛利回升,钢企降产、控产的动力也有所降低,钢厂目前暂未收到明确停限产的要求,只有部分钢企主动进行夏季检修临时降低产量。

然而,随着美国关税政策对出口的潜在冲击逐步显现,叠加房地产行业对用钢需求的支撑持续减弱,行业专家普遍认为,单纯依靠“降本大于降价”的盈利模式难以持续,严控产量、强化自律仍是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

多因素驱动行业利润改善

上半年,钢铁行业盈利能力整体改善,多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盈利增幅明显。友发集团(601686.SH)预计上半年盈利2.77亿元至3.07亿元,同比增长151.69%到178.93%;山东钢铁(600022.SH)预计上半年扭亏为盈,利润总额2.93亿元左右,比上年同期增利约13.54亿元;三钢闽光(002110.SZ)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3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65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16.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7.2亿元实现扭亏。进入6、7月,钢铁行业利润依然保持较好态势,上海钢联(300226.SZ)建筑钢材分析师甘遐勇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以目前行业利润分布来看,上游煤炭、矿石由于成本偏低仍有利润,中游钢铁生产企业毛利100元/吨以上。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颖生在昨日召开的2025“我的钢铁”年中大会上表示,上半年钢铁行业整体取得较好成绩,“降本大于降价”是钢铁行业实现盈利同比大幅度增长的表面原因,根本原因是粗钢产量大幅下降。自律控产稳价格是行业利润改善的核心因素,即供给端相对保持自律克制,即便在整体需求承压的背景下,钢铁行业效益仍能实现改善。

原料端主要是双焦价格的回落,对钢铁行业有较大幅度让利。上海钢联铁矿石分析师朱克东在会上介绍,2025年上半年铁矿石价格呈现明显的“先涨后跌”走势。截至6月30日Mysteel的62%澳粉指数报93.55美元/干吨,较年初的100.9美元/干吨下跌7.28%,同期焦炭价格指数跌幅达31.46%,低硫主焦煤下跌19.70%,螺纹钢、热轧板卷等成材价格跌幅则在7%-9%之间。

供给方面,粗钢产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减产趋势较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粗钢产量8654.5万吨,同比下降6.9%;1-5月累计粗钢产量43163.1万吨,同比下降1.7%。

需求方面,上半年钢铁消费市场工业用钢和出口需求均呈现向好态势。汽车、船舶、家电等制造业用钢需求表现亮眼,在满足国内用钢需求的同时,对全球产业链的支撑作用显著。

上半年钢材直接出口量保持高位增长。1-5月钢材出口量达4846.9万吨,同比增长8.9%,延续了高位运行态势。上海钢联海外分析师张晨宇认为,“在国内需求承压、海外板材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钢企通过灵活的半成品出口策略,加快去库、拓展市场,成为今年上半年的主流方向。”

间接出口方面也有较大增幅。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首席分析师、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拥军在会上表示,2025年1-5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9.3%,汽车出口达285万辆,发动机出口228万台,通用设备、零部件出口量巨大。

控产与自律仍是行业未来主题

尽管上半年国内钢铁行业整体盈利状况有所改善,但在近日举办的2025“我的钢铁”年中大会上,行业专家与业内企业对行业竞争格局并不十分乐观。多数演讲嘉宾均表示,控制产量和加强行业自律仍是钢铁行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关键主题。

上海钢联钢材首席分析师汪建华表示,7月1日相关会议明确要依法依规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相关法律提出已久,下半年一定会助力钢铁行业控产执行。

王颖生表示,钢铁行业已进入减量发展阶段,依靠扩大规模摊薄成本的经营理念不符合行业发展需要,只会加重“内卷式”恶性竞争。钢铁行业利润率处于较低水平,不符合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行业以综合治理“反内卷”恶性竞争和粗钢调控为契机,未来将会进入“严控产、强自律、增效益”的发展阶段。

全联冶金商会秘书长贾银松呼吁,要以“自律”维护钢铁行业生态,坚决抵制恶性竞争。他表示,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面临严峻挑战:一是传统需求收缩与高端用钢增长并存;二是国际环境风云变幻,美国关税战、贸易战给全球市场秩序带来很大冲击:三是超低碳排放改造边际效益递减,成本与环保的双重压力约束倒逼行业蜕变。

王颖生认为,如果今年8月1日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开始实施,将会造成整个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和重构。综合考虑贸易摩擦、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今年下半年钢材高位出口或不可持续,国内钢铁需求大概率仍将呈下降趋势。

张晨宇表示,“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尤其是美欧等地关税与技术壁垒的提升,对钢材出口形成一定挑战。”

此外,成本下降空间收窄,原料端成本红利正逐步消退。上半年焦煤、焦炭价格跌幅较大,有山西煤炭贸易商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有部分煤矿原煤价格已接近开采成本。业内分析认为,下半年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依靠压减原料成本支撑盈利的逻辑难以持续。


(文章来源:财联社)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