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密集发声看多中国资产 A股结构性机会显现

网络 2025-07-12 06:08:59
股市要闻 2025-07-12 06:08:59 阅读

  近期,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等国际机构密集发声,看多买多中国。看好中国经济、买多中国资产,已成为外资机构的主流观点。

  7月9日,沪指盘中重回3500点,A股总市值站稳100万亿元。考虑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与中国经济政策发力,科技创新赛道主题投资热度高企。

  外资机构及业内专家表示,中国资产仍具估值优势,科技与制造领域将成为投资核心,资本市场有望展现结构性机会,推动中国在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中占据更重要位置。

  记者梳理外汇市场数据发现,跨境资金延续净流入,4月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173亿美元,5月进一步增加为净流入330亿美元。4月下旬外资投资境内股票转为净买入,5月增持较4月进一步增加。

  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从估值水平看,中国资产的“性价比”受到全球资本瞩目。瑞银证券指出,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沪深300相对MSCI全球新兴市场指数(剔除中国部分)存在12%—13%的折价。若下半年流动性环境宽松,估值有望小幅提升。

  纳斯达克大中华区业务开发前副总监陈淑敏提到,估值与全球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当前上证A股上市公司平均PE约14倍,而标普500上市公司平均PE约27倍,A股相对低估。2025年上半年中国资产的重估是基于A股整体产业结构重点的转变。

  “就下半年全球经济态势来看,我们预期美国经济增长或放缓。与此同时,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增长率则可能出现较好的增长势头。”摩根资产管理资深环球市场策略师蒋先威说道,“从2018年起,中国已开始调整出口敞口,化解了国内房地产及地方债相关风险,今年年初至5月间推出一系列宽松政策,以及加大‘两新’政策拉动内需消费,均有助于稳经济。在此背景下,A股估值处于合理偏低位置,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有所提升。”

  陈淑敏也提到,目前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也有好转或持平的迹象,这对外资而言是重要的积极信号。

  目前,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总体稳定在3万亿元左右,且今年上半年外资持续加仓。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北向资金净买入量为6.712亿股。同时,外资在A股的交易活跃度有所提升。

  外资偏好半导体、银行、科技制造

  中国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领域出台的支持政策,被外资机构视为驱动A股市场的重要推进力。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合计643家外资机构调研A股上市公司4835家次。从调研标的上看,外资关注度较高的行业,包括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行业等。

  “2025年开年以来,一批中国科技企业在不同领域实现了创新突破,引发全球资本对中国科技实力的重估,科技创新引领中国资产重估行情。此外,中国企业所拥有的完备产业链、高性价比优势,过去几年在海外市场获得诸多突破,‘中国制造’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摩根士丹利基金在采访中表示,政策红利正集中释放于科技创新领域,从中期看,A股市场将沿着“中国制造”的主线演绎。

  具体来看,摩根士丹利基金提道:“今年以来,我们持续看好科技成长领域。科技成长板块估值回落到低位,政策加持下,AI产业的长期发展逻辑很强。近期,随着推理需求不断释放,人工智能的需求持续性也好于市场预期;高端机械、汽车、军工、医药等中国制造板块中的优质公司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此外,新消费领域也值得关注。”

  蒋先威也提到,中国企业在政策支持下,已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药等硬科技领域实现国际竞争力突破,盈利增速较快,相关板块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他预计,下半年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板块行情仍有可能延续。

  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外资进入A股的资金走势呈现出结构性分化的特点。其中,上半年外资净买入量为正的行业有半导体、银行、汽车制造等。

  下半年外资流入趋势将延续

  从外资流向看,今年以来,外资通过主动及被动方式积极布局中国资产。记者查询国家外汇管理局官网发现,截至5月,外资持有境内股票总体保持净流入,并在贸易环境缓和的背景下加速流入。

  “这显示出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信心不断增强。”蒋先威预计,“下半年外资流入趋势将延续,投资结构将集中于科技成长、高端制造及新消费等板块。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重拾兴趣。基本面叠加政策环境的改善,有力支持A股和港股市场信心和估值的修复,中国资产或成为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过程中的重要标的。”

  摩根士丹利亚洲首席执行官兼全球股票业务联席主管高浩灃进一步指出:“当前全球市场呈现前所未有的投资资金再分配的趋势。如果上海和中国香港能够吸收这笔资金,那将是非常可观的机遇。”高浩灃建议,未来上海和中国香港在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系统方面加强合作。

  近半年来,不少优质的消费类企业在H股融资。陈淑敏指出,中国香港作为境外资金融资的重要窗口,在境外融资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事实上,在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趋势下,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深化备受外资关注。陈淑敏表示,未来,随着北交所、新三板等现代化改革推进,监管部门将继续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制度完善。

  可以看到,外资机构对下半年中国资本市场关注度仍在高位,估值修复潜力、政策红利、科技制造领域的结构性机会,以及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或将共同推动中国在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