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机制再完善,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机制再完善,新增5年周期指标。
财政部近日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从制度层面完善保险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强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通知》要求,将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同时,将资本保值增值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根据《通知》,上述长周期考核要求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开始实施。
《通知》指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要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加强资产和负债匹配管理,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合理确定权益投资比例,把握好投资收益和风险平衡,实现所有者权益稳定增长和国有金融资本保值增值。
中国人寿集团相关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表示,《通知》有利于支持国有保险公司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完善投资和业务战略布局,加大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和实体经济力度;有利于引导国有保险资金发挥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优势,践行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理念,提高权益类投资占比,增加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供给,助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高质量发展。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向界面新闻表示,破除“短视考核”,重塑投资逻辑。将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指标考核周期拉长至3-5年,并赋予更高权重,迫使保险公司从“追涨杀跌”转向“价值深耕”,减少短期波动对投资决策的干扰。
田利辉同时指出,考核周期延长后,险资可大胆配置新能源、芯片、高端制造等长周期产业,通过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形式,为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升级注入稳定资金。此举既契合国家战略,又能通过产业协同获取超额收益。
“长周期考核本质是'以时间换空间',通过制度设计让险资回归'耐心资本'本源,既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定性,又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动能,堪称'一箭双雕'的改革举措。”田利辉向界面新闻指出。
今年,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积极为保险资金入市 “铺路搭桥”。先是上调了部分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上限,最高可至50%。随后,开展第二批、第三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先后批复试点资格总金额达1720亿元,鼓励保险资金以长期投资的视角参与股市。
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明确计划,下一步将把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调降10%,通过优化风险评估,进一步激发保险公司加大入市的积极性。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余额达到34.93万亿元。在这庞大的资金体量中,人身险、财产险公司的股票投资占比分别为8.43%、7.56%。考虑到当前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比例与平均政策上限25%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潜力巨大。
有分析指出,若保险资金增配1%的股票资产,预计将为市场带来约3500亿元的增量资金,这无疑将为资本市场注入强大的活力,推动市场进一步发展 。
田利辉告诉界面新闻,险资作为长期机构投资者,减少频繁调仓行为,有助于缓解A股“散户化”导致的波动性,推动定价权向基本面回归。同时,险资对基建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绿色债券等领域的配置,将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提升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