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投行转型:摆脱IPO依赖,探索新增长路径

网络 2025-07-08 16:20:23
股市要闻 2025-07-08 16:20:23 阅读

在A股股权融资业务收缩、新股发行规模低位运行的当下,各大券商投行正探寻业务增长新路径。2025年上半年,A股新股发行规模约328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3%,IPO持续低位运行,如何摆脱IPO依赖成行业课题。

在此背景下,券商纷纷发力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科技金融正成为券商深耕方向,科创板改革“1+6”政策为新兴行业带来机遇,券商将通过定制化融资方案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此外,港股IPO持续回暖,中资券商在跨境资本运作领域迎来广阔空间。

近年来,券商应对新形势做出的转型与探索,正为资本市场发展注入新活力。就相关话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华泰联合、国联民生等多家券商投行业务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

转型:券商着力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A股股权融资业务收缩明显,今年上半年新股发行数据仍在低位徘徊。以往,券商投行收入结构中,IPO收入通常占大头,但在IPO持续低位运行的背景下,如何摆脱对IPO的依赖,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是摆在各大券商面前的必答题。

多家大型投行提出要从单纯的保荐机构向为上市公司提供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市值管理等综合服务的金融服务商转型。国联民生证券依托独特优势,已全面开启向综合金融服务商的战略转型,为上市公司提供全方位资本服务。华泰联合证券有关负责人则表示,协同发展是投行更好服务企业全周期发展的大势所趋。

机遇:券商深耕“科技金融”领域。尽管A股IPO没有明显起色,但从近期证监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来看,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科创属性较高的新兴行业、公司还是受到了政策的支持。各大券商投行针对科技型企业的特点,提供专业化的投行服务,助力新兴产业企业发展壮大。

国联民生证券深化贯彻行业分组,打造科技投行,实施行业分组以来,公司在半导体、空天产业等新兴行业项目储备上取得了较大进步。华泰联合有关负责人则表示,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其实也为投行业务专业化纵深发展和功能性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机遇。

方向:深化港股IPO业务战略布局。去年以来,相比A股IPO的遇冷,港股IPO市场持续回暖。对于目前港股市场这轮IPO热的背景,华泰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分析指出,港股凭借其成熟的资本市场环境、灵活的上市制度以及国际化的投资者群体,成为企业融资和全球化布局的重要选择。

在我国企业“走出去”“请进来”趋势越发清晰的背景下,中资券商在跨境并购、境外上市等业务中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华泰进一步深化港股IPO业务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一体化平台的优势。国联民生证券投行业务相关负责人则指出,在国际业务的赛道上,不同券商应根据自身定位和优势,进行差异化竞争。

变革:券商大力开拓债券业务。相比IPO市场的相对低迷,投行债券条线这些年的景气度却趋于提升。对于如何通过拓展债券及其他创新业务,优化投行收入结构,降低对股权融资业务的依赖,各大券商投行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国联民生投行结合当时资本市场情况,迅速调整结构大力开拓债券业务。在组织结构上,推动业务部门股债分离,加大债券业务部门资源投入,提升专业能力,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债券融资服务。(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