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周报:债市锚稳 寻找信用债中的“低波”资产
震荡市中的信用配置如何进行?
随着特朗普政府公布超预期的对等关税政策,节后的债券市场整体表现强劲,国债利率触及前低,其他品种也紧随其后,各类型收益率均出现大幅下行,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当前债市对关税带来的冲击已基本定价充分,债市由此步入新一轮的震荡期。聚焦后市,信用债在当前环境下该如何配置,还需要关注各类债券在震荡市中的表现。
从信用债成交情况来看,基于近一年时间维度的观测,我们发现在绝大多数时间内,低等级债券的估值偏离幅度都要低于高等级债券,仅在出现超预期利空时低等级才会面临“砸盘”风险。具体来说,在本轮牛市的过程中,投资者会愿意以更低(相较于中债估值)的收益率水平去买入低等级信用债券,而在债券震荡回调时,低等级信用债被砸盘的风险也要低于高等级债券,其估值偏离度也要明显低于后者,仅在一种情况下,低等级债券的估值波动幅度要高于高等级债券,那就是类似于去年9 月末超预期政策的出台,方才会在短期内引发低等级债券的大幅度“砸盘”。
从二级市场来看,2025 年1 月8 日至3 月12 日期间,信用债收益率出现整体上行,其中3 年期隐含AAA 城投债估值从1.74%上行至约2.20%,上行幅度约45.5bp,AA+、AA、AA2 与AA-则分别上行46.1bp、43.5bp、41.5bp 与38.5bp,整体随着评级的降低,收益率上行幅度也在收窄,但从成交情况来看,各评级债券围绕估值的成交偏离度也不尽相同,其中隐含AAA 成交收益率整体要高出估值0.9bp,AA+与AA 分别高出估值0.3bp 与0.2bp,而AA(2)与AA-反而分别低于估值0.4bp 与1.1bp。
综合来看,当前债市环境下,高等级信用债变得愈发利率化,其估值走势受利率债行情影响幅度较深,而中低等级信用债虽然同样受到利率债影响,但其在多数震荡行情中都能有效规避掉估值波动。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上述特征,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投资者对债市出现“长熊”的预期较低。自2018 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罕再出现长期“熊市”,一方面原因在于投资者对于基本面的判断,另一方面也受益于资金面对债市的友好,中间经历的几次回调均是由超预期的 宏观政策与边际收紧的资金面所致,因此在不发生超预期因素时,债市投资者对待回调或波动更多选择短期防守,而并非是长期抗压策略,2)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对票息资产的追求。其次,2024 年以来,债市收益率持续破位,催生出新一轮的资产荒行情,各品种债券收益率整体下行至历史低位,信用利差亦出现大幅压缩,在此背景下,债市投资者出于对票息资产的需求,同样不会轻易抛售已持有的票息资产。
3)多轮风险出清后投资者对信用风险近乎脱敏。从最早的民企暴雷,到国有企业违约,再到地产行业的泡沫破裂,存量债券市场中的风险主体或多或少均已被市场定价,剩余主体中,除却占比最高的城投外,多数是央企或地方产业类平台,而民企等其他类型主体存量债券占比不高。从风险层面来看,城投作为票息资产的主要供给方,虽然其偏弱的经营能力始终为市场所担忧,但伴随着本轮化债政策的落地推行,城投债务风险或已度过最为艰难的时刻,市场对低等级城投债券的违约风险几乎不会主动定价。
我们认为,中美间超预期关税政策的落地预示着债市的“失锚”状态或已结束,基本面与政策面将逐步夺回债市的定价权,短期内利多因素仍然推动债市维持高位,后续即使出现降准降息等利多因素的落地,大幅度的止盈压力可能也不会出现,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仍需观测,债市或有可能形成新的箱体震荡。
因此,结合低等级信用债在震荡市中的“低波”表现,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适当增加此类债券在投资组合中的占比,一方面提高静态收益,另一方面也能平滑组合的业绩波动,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收益率更高的隐含AA-债券,其他投资者可以选择挖掘隐含AA(2)等中低级别债券。
风险提示:信用债违约风险,宏观环境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