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建行调整贵金属业务 黄金交易市场迎新政
工行一则贵金属业务调整引发市场关注,黄金交易市场迎来新变化。11月3日上午,工商银行发布关于暂停受理部分如意金积存业务申请的公告。这是在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黄金税收新政后,首家宣布调整积存金业务的商业银行。
当日下午,建设银行也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11月3日(含)起,暂停受理易存金业务实时买入、新增定投买入、实物金兑换等申请,存量客户易存金定投计划的执行、赎回以及销户不受影响;暂停个人黄金积存兑换实物贵金属、账户黄金兑换实物贵金属等申请,其他个人黄金积存业务不受影响。
“买金”暂停
工行官网发布的《关于暂停受理部分如意金积存业务申请的公告》显示,“受宏观政策影响,根据我行风险管理要求,自2025年11月3日起,我行暂停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新增定期积存计划以及提取实物的申请,存量客户处于有效期内的定期积存计划的执行以及办理赎回、销户不受影响。”

建设银行当日下午也发了相关公告,暂停受理易存金等业务。
11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明确了2025年1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黄金交易的税收规则。此次新政聚焦交易所场内交易增值税优惠与实物交割环节管理,具体来看,会员单位或客户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时,卖出方销售标准黄金可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
有关实物交割环节,公告指出,后续将按“未发生实物交割出库”和“发生实物交割出库”进行区分:未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交易所免征增值税;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区别标准黄金的投资性用途和非投资性用途,分别按规定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以及免征增值税、买入方按照6%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政策。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告诉记者,工行暂停部分如意金积存业务,可能是基于宏观政策变化和银行风险管理需要。一方面,11月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黄金销售增值税的新规,银行可能需要对业务、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税务政策变化的要求。“另一方面,近期受全球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国际黄金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他表示,银行通过暂停部分业务,可提醒投资者合理控制持仓规模和仓位,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投资风险防范。此外,部分银行曾多次暂停过贵金属业务。一般而言,已经开户的投资者正常交易不受影响。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也表示,当前贵金属市场调控更侧重抑制非理性交易、防范价格波动传导的系统性风险,暂停新开户、主动积存等增量业务,是银行配合规范市场秩序的常规操作。他表示,新政出炉后,后续应该会有更多银行跟进调整。
黄金交易市场迎调整
新政出炉后,也可能为年初以来火爆的黄金交易市场按下“减速”键。11月3日上午,多个社交平台均出现贵金属原材料服务商“融通金”从业者发布的通知:“黄金只做提纯换料 ,暂停买卖。其他金属不变正常,有寄过来的客户现在通知客户:‘买卖暂时停了,恢复时第一时间通知。’”券商中国记者从华南地区一融通金从业者处确认了该消息属实,该从业者表示,受新政影响,黄金交易将“先停两天”,等待总部的进一步通知。
同时,多位深圳水贝黄金珠宝市场商家告诉记者,前述政策暂未影响水贝的交易规则,今日仍可买卖、回收黄金,后续将等待政策进一步明确。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指出,新政将对中小黄金商家构成结构性挑战,黄金市场或迎来新格局。
此次新政对普通消费者有何影响?
曾刚表示,普通消费者的决策逻辑可能会发生变化:“购买投资型金条时,普通消费者会更关注是否通过交易所渠道交易,通过交易所渠道购买的标准金条享受免税优惠,成本优势突出,这将推动投资者向场内标准化产品倾斜。而购买金饰等消费型黄金时,则需权衡渠道、品牌与价格的综合因素。”同时,普通投资者购买纸黄金、黄金ETF等账户黄金产品,曾刚表示,上述产品本身属于金融投资范畴,税收政策相对稳定,但场内黄金产品的成本优势可能分流部分资金。在他看来,这种分化将促使消费者对黄金产品属性有更清晰认知,渠道选择的理性程度提升,最终推动“投资归投资、消费归消费”的市场格局形成。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