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频陷惊慌,中国资产为何广受追捧?

网络 2025-10-20 13:00:33
黄金 2025-10-20 13:00:33 阅读

  近期,国际资本频陷惊慌,全球市场避险情绪高涨。黄金价格屡破纪录,成为资本避险首选;美国股债市再次遭遇“三杀”,全球市场一度剧烈震荡。然而,在重重不确定性之中,中国资产(中国股市、中国投资)依然广受追捧,展现出独特的确定性魅力。

  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访华并宣布将扩大投资规模;摩根士丹利、贝莱德等254家外资机构密集调研A股上市公司;高盛策略分析师再度强调超配中国;9月外资净流入中国股市近50亿美元,这些数据无不彰显着中国资产的吸引力。

  中国之所以能在动荡中吸引敏锐的资本,根本原因在于其具备的确定性。而这种确定性,与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密不可分。和平,是中国发展的显著底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未主动挑起任何战争,也未侵占他国一寸土地。

  但中国却以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速度改善了数亿人的生活,实现了超大规模国家的和平崛起。与一些国家对国际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的态度不同,中国始终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评价称,中国为捍卫国际法、维护国际法治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支持多边主义的坚实支柱。

  在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中国始终主张平等协商、互利合作,敞开开放的大门,而非筑起封闭的高墙。行动,将中国的和平理念化为现实。自首次派遣维和部队以来,中国已有5万余人次的维和官兵奔赴全球执行任务,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从抗战烽火中走来的英雄连队“刘老庄连”,曾赴南苏丹参与维和任务,被当地民众誉为“来自中国的和平使者”。“刘老庄连”的政治指导员表示,“中国参与维和行动,不仅维护了当地人民的和平,更重要的是传递了和平的理念以及解决争端的方式。”在外交舞台上,中国促成沙特与伊朗的历史性和解,为地区国家化解矛盾、睦邻友好提供了范例;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坚持劝和促谈,为止战凝聚共识,为和谈搭建桥梁。

  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遵循合作共赢的和平发展路径,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从贯通亚欧大陆的铁路到非洲、拉美的港口,从农业合作到新能源投资,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一系列“小而美”的合作项目惠及民生,拉近了民心距离。中国参与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合作机制等多边平台,致力于推动安全合作、共谋发展,倡导对话而非对立。

  对于中国而言,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绝非权宜之计,而是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中华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自古以来,“以和为贵”“共享大同”“国虽大,好战必亡”“化干戈为玉帛”的智慧,塑造了中国人的和平思想。近代史上的一次次“锥心之痛”,更让中国深刻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珍贵。

  当前,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人类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创造性提出“四大全球倡议”,从安全、发展、文明、治理四个维度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与确定,中国方案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在百年变局的汹涌浪潮中,方向尤为重要。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方向是和平与发展。它让合作充满信心,让世界拥有预期,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