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鸿蒙操作系统或将重塑全球软件产业生态
在数字世界的版图上,电脑操作系统被Windows和macOS两大巨头牢牢占据。当5月8日在深圳举办的华为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上,鸿蒙操作系统首次在电脑端亮相,便引起业界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此举是国产操作系统和PC的一次蝶变,或将迎来产业生态的重塑,成为Windows和macOS两大巨头的最有力挑战者。
从夹缝求生到横空出世
长期以来,国产电脑软件在Windows和macOS的夹缝中艰难生长。中小企业尤其面临残酷的现实:行业格局早已固化,主流软件优先适配成熟系统,而国产应用若要融入,不仅要面对高昂的适配成本,还要在巨头生态的阴影下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
鸿蒙电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它从内核层实现全栈自研,不仅在性能、安全和互联体验上实现突破,更重要的是,它为国产软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不再需要被动适配,而是主动构建自己的生态规则。
“国产电脑操作系统,曾因生态薄弱而步履蹒跚,如今却因鸿蒙的横空出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位业内专家表示,它不仅是一个系统的诞生,更是一场生态革命的开始。这一次,国产操作系统不再只是追随者,而是以自主创新的内核、智能互联的基因,为国产软件生态开辟了一片全新的沃土。
据了解,在图像处理领域,Windows平台长期被Adobe等国际巨头垄断,国产软件如“悟空图像”“美图秀秀”等虽在移动端崭露头角,但在PC端仍难与巨头抗衡。而鸿蒙电脑的智能图形处理架构、跨端协同能力,为这些国产软件提供了更高效的运行环境。它们可以借助鸿蒙的技术优势,在图形渲染、AI修图等方面实现差异化创新,逐步构建起国产图像软件的完整解决方案。
从内核重构到高度适配
华为终端BG平板与PC产品线总裁朱懂东在沟通会上介绍称,鸿蒙电脑历经5年布局,集结全球20多家华为研究所的科研力量,积累超过2700项核心专利,从内核开始重构操作系统。“2021年鸿蒙电脑就已经有了原型机,华为为此项目相继投入上万名工程师。”他说。
上述专家表示,如此重大科研投入,必然是要从底层重构系统逻辑,实现技术的颠覆性创新,这源于华为的血脉基因。朱懂东表示,目前,已有超过150个专属电脑生态应用加速适配、超过300个融合生态应用已完成适配,预计今年年底将支持超过2000个融合生态应用,覆盖办公、设计、金融、影音、教育、游戏等核心场景。
据了解,目前小红书、B站、飞书等应用已成功适配鸿蒙电脑端,用户既能享受移动端的丰富内容,又能利用电脑的大屏和键鼠进行高效操作。这种“一应用,全场景”的体验,不仅提升了用户粘性,也为开发者开辟了全新的增量市场。
此外,操作系统还实现了手机与电脑的互联功能,开发者需要针对不同设备进行烦琐的优化,甚至不得不依赖第三方框架。而鸿蒙电脑的分布式能力,让应用可以像水一样流动,在不同设备间自由切换。飞书产品专家张鲁表示,飞书基于鸿蒙“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特性,仅用一周就完成了基础适配,实现移动端和电脑端功能同步。
从打破“小院高墙”到生态重构
专家表示,鸿蒙电脑的崛起,不仅仅是一个操作系统的成功,更是中国软件产业从“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楼”走向“自主创新培育茂密森林”的关键转折。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合作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这无疑将注入更多确定性,让国产软件产业跳出西方“小院高墙”式垄断封锁,奔向更为广阔的星辰大海。
在沟通会上,鸿蒙通过开放系统级能力,助力万兴脑图、美图秀秀、中望CAD等国产应用快速构建差异化竞争力:万兴脑图结合鸿蒙AI助手,30秒即可生成专业思维导图;美图秀秀完成四大AI能力适配,修图效率显著提升;中望CAD通过多端协同,打造了全流程的国产化解决方案;悟空图像实现了跨设备的拖拽编辑。同时,鸿蒙已与惠普、佳能等厂商合作,支持1000+款外设连接。这种开放协同,既降低了用户门槛,也为硬件厂商提供了接入亿级生态的入口。
鸿蒙终端的加入,开发者积极研发的繁荣局面,是鸿蒙生态的持续扩容。目前,多家上市公司成为华为PC产业链的重要成员。比如,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华为PC第一大ODM供应商,承接鸿蒙PC整机制造。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为鸿蒙OS核心组件开发商,魔方Rubik大模型应用于PC端多模态交互,智能座舱协同效应显著。鸿蒙电脑,正以它的技术创新和开放生态,为国产软件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