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冲高后回调:宏观与技术因素共振
加密货币冲高后大幅回调!
比特币在8月14日突破历史新高至12.45万美元后持续回调,截至8月19日15时30分,比特币跌破11.5万美元,24小时内跌幅接近3%;以太坊跌破4300美元,24小时内跌幅超6%。
整体来看,本轮加密货币回调主要是由宏观预期与技术因素共振驱动。美国7月PPI同比飙升3.3%,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从98%降至84%,风险资产吸引力下降;同时,比特币和以太坊在8月创下历史新高,部分投资者选择套现,高位筹码获利了结与杠杆清算连锁效应加剧回落。以太坊与比特币保持高度联动。
短期回调还是趋势反转
截至8月19日15时30分,比特币报11.47万美元,24小时内跌幅接近3%;以太坊报4223.05美元,24小时内跌幅超6%。其他加密货币纷纷大跌,Hyperliquid(HYPE币)跌超9%,SUI币跌超8%,艾达币、Solana(SOL币)跌超6%,BNB(币安币)跌超3%。
加密货币此轮跳水,导致不少人爆仓。过去24小时内,加密货币全网合约爆仓3.32亿美元,爆仓人数超过10万人。其中,多单爆仓2.36亿美元,空单爆仓9552.74万美元。
实际上,加密货币深度回调是常态。2020年3月中旬,比特币两天跌幅超过40%,以太坊跌幅接近50%。2022年11月,FTX破产倒闭,比特币盘中最低跌至约15000美元,暴跌55%;以太坊跌至约1100美元,暴跌60%。
OKX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伟表示,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深度下跌往往并非单一利空所致,而是宏观流动性收紧、政策压力和行业信用风险交织。从更长期和宏观的视角来看,这些波动也反映了加密资产市场的行业周期特征。
HashKey Group首席分析师丁肇飞分析称,比特币与以太坊的历史下跌大体可以分为上涨趋势中的回撤与市场趋势的反转。回撤更多是上涨趋势中的短期调整,而趋势反转则是由宏观环境和行业重大事件驱动。
宏观预期与技术因素共振
加密货币这一轮深度回调主要是由哪些因素推动?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执行委员高承实指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美国7月PPI同比飙升3.3%,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从98%降至84%,美债收益率反弹,风险资产吸引力下降;二是获利回吐与技术性修正,部分投资者选择高位套现,引发止损盘抛售。
丁肇飞表示,获利回吐是重要因素之一。短期市场中累积了较多的获利盘,部分投资者选择在高位进行获利了结,从而带来一定的抛压。与此同时,市场杠杆水平相对偏高,回调阶段伴随去杠杆过程,进一步放大了价格波动。
丁肇飞指出,宏观层面上,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减弱,市场对流动性宽松的预期出现调整,对加密资产的风险偏好形成一定抑制。整体来看,本轮下跌更符合上涨趋势中的正常回撤特征,属于市场健康调整,而非趋势性逆转。
赵伟也认为,此次加密货币回调由多重因素叠加造成。宏观方面,美国7月PPI数据高于市场预期,交易者下调对美联储大幅降息的押注,风险资产承压。同时,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召开在即,市场对美联储未来政策路径的反复定价增加了短期不确定性。
“资金与技术层面,比特币在创出新高后两度受阻,多头选择兑现利润,引发高位获利了结。随后,大量杠杆多头被自动平仓,进一步放大了下行波动。同时,现货ETF的净流入节奏放缓,部分交易日甚至出现净流出,边际买盘减弱,短线价格弹性下降。”赵伟表示。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