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市场波动加剧 企业积极应对汇率风险
今年以来,海外经济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外汇市场波动风险增加。外贸从业者一笔5万美元的预付款,因汇率波动可能一天内缩水3000元人民币,折射出出海企业在跨境交易中的汇率风险及外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015年以来,参与外汇套期保值的国内上市公司数量从143家激增至1241家,增长约八倍。外汇期货作为避险工具,可提供标准化和高流动性交易方式,助企业灵活管理汇率敞口。
业内人士认为,标准化、高流动性的境内人民币外汇期货呼声渐涨,其推出将填补中国汇率风险管理体系的“最后一公里”,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便捷的避险选择。
汇率波动放大避险需求,不少外贸从业者今年养成盯盘看汇率的习惯。比亚迪三次上调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额度,凸显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根据《202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2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金额为1772.9亿美元,同比增长8.7%,庞大的海外资产规模凸显了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除了实体企业,金融机构也直面汇率风险管理的压力。QDII基金收益直接受汇率波动影响,今年市场环境对QDII惯用的利差交易策略提出了挑战,汇率对冲的重要性显著提升。
“刚刚过去的8月11日,是2015年‘8·11’汇改的十周年。这十年间汇率双向波动明显,有涉外业务的中国企业直接面临汇率波动风险。”避险网CEO刘文财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外汇风险管理工具的使用逐渐普及。避险网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4年参与外汇套期保值的实体上市公司数量从143家增长到1241家,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外汇套期保值参与率也从5%左右增长到23.6%。
刘文财介绍称,“目前境内尚无上市的人民币外汇期货,因此实体企业主要是通过外汇远期、掉期和场外期权等方式对冲汇率风险。”
QDII基金中,固收类产品对汇率波动尤为敏感。阎俐先告诉记者,固收类资产主要为美元资产,因此人民币与美元的对冲工具是主要锁汇方向。
一位海外私募基金人士透露,他们主要用美元看跌期权来对冲美元下行的风险。“没用过外汇期货,因为有保证金,如果波动大的话资金占用比例会比较高。”他说。
无论是QDII基金还是海外私募基金,汇率波动管理都在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中占据重要位置。随着企业涉外业务规模扩大、市场对风险管理效率的要求提高,标准化、流动性高的外汇期货工具在境内推出具有现实意义。
在欧美市场中,外汇期货已成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外汇期货市场日均交易量超过1000亿美元。国内方面,2015年“8·11”汇改后,市场对汇率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激增,相关研究工作提速。
阎俐先认为,外汇期货具有合约标准化、高流动性以及较长交易时间等优势。期货交易仅需增开交易子账户,交易额度通常与对冲规模和保证金金额挂钩,相对灵活。
刘文财分析称,相比远期,人民币外汇期货的价格集中且公开,有助于企业决策;此外,买卖价差小,可降低企业避险成本。
但他同时提醒,外汇期货一般采用保证金交易,而银行对一定规模的企业进行外汇远期交易时,往往可通过授信方式免交保证金。“这需要未来在设计合约时认真论证。”
今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与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曾双双表示,将共同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研究,推动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序列,为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更好管理汇率风险创造有利条件。
南华期货宏观外汇创新分析师周骥解读认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深入推进,跨境资本流动愈发频繁且深入,极大地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间的兑换需求。境内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增加,其避险需求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态势。市场对多样化、精准化的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也变得愈发迫切。
刘文财表示,人民币外汇期货是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境内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有利于完善汇率避险体系,丰富企业与机构汇率避险工具箱。
他认为,境内人民币外汇期货的推出将为机构风险管理带来三大优势。一是显著扩大汇率避险的参与覆盖面;二是有利于降低企业与机构汇率避险成本;三是在风险对冲中实现额外收益。
在操作便利性方面,阎俐先认为,外汇期货交易灵活性显著。对于需要快速对冲的机构,参与期货交易可避免签署ISDA协议、办理银行授信等繁琐流程,能够更及时地配合市场时机进行操作。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