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下降与黄金增持:解析央行政策动向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922亿美元,较6月末下降252亿美元,降幅为0.76%。业内分析师表示,主要原因是美元指数大幅回升,导致外储中非美元资产价格下跌。
此外,最新数据还显示,中国央行连续9个月增持黄金,截至7月末,黄金储备报7396万盎司,环比增加6万盎司。今日,现货黄金短线突然上涨,一度站上3390美元/盎司。业内专家预计下半年央行或持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
美元指数反弹至外汇储备下降 仍处于适度充裕水平
“2025年7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
具体来看,汇率方面,美联储再度推迟降息,美元指数上涨3.2%,重回100点,非美货币集体贬值,由于外储以美元计价,非美货币贬值减少了经汇率折算后的外汇储备规模。
东方金诚首席经济学家王青表示,受当月美国与多国达成贸易协议推动,7月末美元指数比6月末大幅回升3.39%,这是我国7月外储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
“整体看,7月末我国外储中的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美元升值带来的影响。外储余额变化主要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两个因素牵动。”王青指出。
资产价格方面,同样受美联储降息推迟影响,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下跌0.1%,对外储形成拖累。在美国与各方关税协议陆续落地、美股科技板块财报亮眼等因素驱动下,美国股指创下新高,对外储形成支撑。
温彬指出,今年7月份,我国出口顶住外部压力,实现了8%的超预期增长。国内经济在政策支持下稳健运行。“国内宏观经济将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央行连续9个月增持黄金 未来增持仍是大方向
8月7日午后,现货黄金站上3390美元/盎司后小幅回落,截至发稿,COMEX黄金报3395.5美元/盎司。同日,央行数据显示,7月末黄金储备为7396万盎司,环比增加6万盎司。有市场机构表示,官方黄金储备连续第九个月增加,但增量连续第五个月处于低位,符合市场预期。
“5月以来国际经贸摩擦态势有所降温,避险需求弱化导致国际金价出现小幅调整,但仍处高位。7月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王青认为。
瑞银财富相关人士表示,央行购买黄金的步伐虽然有些放缓,但仍远高于2010-2021年平均水平。“我们预计下半年央行需求形势可望保持稳定,但将全年买盘预期从950-1,000吨下调至900-950吨。”
未来各国央行增持黄金的步伐仍将不停,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95%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将进一步增加。43%受访者计划在明年增加持仓,创下历史新高。
王青指出,截至7月末我国官方国际资产储备中黄金的占比为7.0%,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出发,未来需要持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
中信期货7日研报指出,黄金中长期牛市趋势不变,关税路径下的美国基本面延续放缓及降息周期的重启带来中期驱动,美元信用收缩构筑长期牛市基石。
此前看空黄金的花旗也在近日调转风向,将未来三个月的黄金价格预测从3300美元/盎司上调至3500美元/盎司,并将预期交易区间从每盎司3100至3500美元调整为3300至3600美元。
不过,受美元走势、地缘政治等短期因素影响,黄金价格会有起伏。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提示,金价并非只涨不跌,投资黄金同样存在风险。投资理财要基于自己的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和风险偏好,做好适合个人和家庭的资产配置,不要轻易追涨杀跌。
(文章来源:财联社)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