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双轨制:本土与国际互认并行
香港金管局技术简报会上,副总裁陈维民揭晓了首批稳定币牌照“2026年初发放”的时间表,维多利亚港对岸,USDV稳定币已悄然登陆。全球稳定币监管竞赛进入白热化,7月29日,香港金管局宣布《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公布清晰牌照申请路径。
这一时间点晚于市场预期,却揭示了香港更为深远的战略——当巨头争夺本土牌照时,金管局同步开辟国际互认通道。全球活跃稳定币中,美元稳定币占比超90%,香港亮出亚洲首个全面稳定币监管框架。
香港策略清晰独特:“本土牌照+国际互认”双轨并行。本土牌照路径设置高门槛,国际互认路径展露开放胸怀。最具突破性的实践是USDV在香港首发,港股上市公司加幂科技成为其股东与技术合作伙伴。
全球竞赛中的香港定位:双轨治理的智慧
USDV项目成为香港国际互认机制的首个标杆案例,其设计直击小国参与全球金融体系的痛点。主权信用穿透监管壁垒,区域网络强化香港枢纽地位,技术标准输出替代牌照竞争。
这种模式为香港带来三重收益:主权级合规背书降低监管摩擦;南太跨境支付网络强化香港枢纽地位;技术反哺生态——所有USDV链上数据流经ChainStream分析,客观上提升香港链上风控能力。
国际互认机制:USDV成制度创新样本
全球稳定币的监管版图也将在不长的时间内逐步清晰化。在瓦努阿图树立样板后,将有更多国际互认机制探索全球化稳定币监管合作框架,以合作代替竞争。
香港:从监管者到规则输出者
当金管局将牌照发放推迟至2026年初,其真实意图是争取时间完成双轨制的基础建设。法律基建、技术基建、生态基建均已形成气候,香港正将自己变成连接传统与创新的转换器。
随着香港首批本土牌照与互认牌照揭开面纱,世界将发现香港创造的真正奇迹:用制度兼容性化解金融壁垒,让东西方资本在双轨之上各得其所。而这,或许才是Web3.0时代全球金融治理的最优解。
(文章来源:财中社)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