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神秘大资金出手!
【导读】神秘大资金出手!多只沪深300ETF成交额猛增4月7日,受外围市场影响,市场出现大幅调整。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回调至3130点附近,半日跌幅超6%。在这一关键时刻,多只核心宽基ETF成交额急剧放量,神秘大资金出手护盘意图明显。Wind数据显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今日上午成交金额突破100亿元,这也是该ETF自去年12月11日以来,单日成交金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亚太市场全线下挫 日本股市熔断!黄金白银 突然直线猛拉!
关税阴云笼罩全球市场。4月7日,亚太股市大幅下挫。日经225指数跌幅持续扩大,一度跌超8%,至2023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日本东证金融股指数跌逾12%。此前,日经225指数和东证指数期货在触及跌停板后暂停交易。韩国综合指数低开后跌幅扩大至5.02%,韩国紧急暂停KOSPI市场的程序化交易卖单。韩国财政部长称,将为迫切需要支持的行业准备相关措施。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信号!QDII基金拥抱军工、农业牛股
贸易战升级至历史罕见的背景下,公募正在紧密关注传统的“地缘主题策略”——军工与农业。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伴随着全球关税贸易战升级到历史罕见水平,军工和农业两大全球地缘主题投资持续升温。重仓欧洲军工股的公募QDII今年一季度期间,在德国、法国市场更是捕获今年地缘主题最大牛市,欧洲军工股今年前三个月频频翻倍的行情,显著拉升公募QDII业绩排名。

基金年内分红近680亿元 QDII基金分红额大幅增长
人民财讯4月7日电,2025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权益类基金净值普遍增长。指数基金表现突出,部分指数基金还推出了“季度分红”“月度分红”等机制,将红利尽可能及时地转化为投资者现金收益。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按照红利发放日统计,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已有123家公募基金或证券公司旗下1546只(多类别份额分开统计)基金产品实施分红,分红总额达到679.04亿元。

指数增强基金迎来布局热 申报数量同比增逾两倍
2025年开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掀起了一股指数增强基金的布局热潮。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4日,年内共有52只增强指数型基金上报,涉及37家基金管理人,较去年同期的17只同比大增206%,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与此同时,年内已有32只指增基金成立,合计发行规模达170.88亿元,远超2024年同期的18亿元。

基本面是关注焦点 多只个股“披星戴帽” 主动基金溜之大吉
随着2024年年报渐次披露,部分上市公司也即将迎来“披星戴帽”。值得一提的是,除了ETF等被动资金外,公募基金的布局十分谨慎,对有经营风险的公司早已“敬而远之”。

宁德时代登顶公募第一股 ETF资金成主要推手
近期,比亚迪市值时隔多年超过宁德时代,重新夺回深市市值第一宝座。比亚迪开年以来的强势表现,正吸引更多配置资金进场。不过,从公募基金的配置情况来看,在刚刚披露完毕的2024年公募基金年报中,宁德时代首次超过贵州茅台,登顶公募持仓第一股。反观比亚迪,持有基金数量仅是宁德时代的一半,持股总市值甚至不足宁德时代的四分之一。

AI重塑医美估值逻辑 基金经理捧出“爱美之心”
在人工智能(AI)赋能生物医药行业已成为市场共识的同时,一个对科技与时尚浪潮尤为敏感的行业——医美也被AI重塑。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市场上已经有欧莱雅、贝泰妮、锦波生物、巨子生物等知名医美或美妆企业宣布部署AI。受访基金经理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里,AI将加速突破材料研发瓶颈,效果模拟技术将替代传统医美咨询,“千人千面”的精准定制将取代标准化服务。

充电桩行业加速洗牌 基金经理看好两大发展方向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连续突破50%,充电桩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从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到西北戈壁滩,从央企基建到民营资本,各方围绕技术路线、市场份额、商业模式展开白热化竞争。近日,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国泰基金、金鹰基金、德邦基金、诺德基金、东海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经理,从投资与产业视角,揭示充电桩行业高速发展背后的投资逻辑。

私募机构调研热情不断攀升
今年以来,私募机构对A股市场的调研热情持续攀升。据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3月份,共有923家私募机构调研了209家A股上市公司,覆盖26个申万一级行业,调研总次数达3513次,较1月份的1694次增长107.38%,环比2月份的3193次增长10.02%。私募机构调研热潮背后存在多重驱动因素。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