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公募基金发行市场迎来开门红 新基金募集规模突破千亿元
2025年伊始,公募基金市场便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新基金发行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规模可观,各类基金产品多点开花,权益类基金、债券ETF、公募REITs以及多资产策略的FOF产品均表现出色,共同推动新基金发行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这一强劲的市场表现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也为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蹭流量讲新故事?科技基金重仓股 频频破圈医疗赛道
在AI医疗赛道火爆资本市场后,谋求提升估值和盈利能力的基金重仓股纷纷巧妙布局。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科技公司跨界布局医疗赛道正形成一种风潮,以游戏机业务起家的日本索尼已在手术机器人、医学影像学等赛道建立庞大的医疗业务,甚至成为公募医疗基金重仓股的大股东。

公募新发产品多点开花 今年以来募集规模超千亿元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新产品多点开花,权益类基金强势吸金,债券ETF大幅扩容,公募REITs发行再次刷新纪录,多资产策略的FOF倍受追捧,这使得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规模已经突破千亿元。此外,当前还有超90只基金正在或即将发行。新发基金募集规模破千亿元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明显提速。截至2月19日,已有124只基金宣告成立,发行规模达90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超35亿元。

“科技+红利”两手抓 私募借道ETF加码权益资产
近期密集发布的ETF上市公告,透露出私募的布局方向。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50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出现在23只今年以来上市ETF的前十名基金份额持有人名单中,合计持有规模接近5亿元。从行业分布来看,科技和红利板块相关ETF是私募布局的重点方向。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私募借道ETF加码权益资产布局。

外资机构密集调研A股公司 紧盯AI与机器人产业机会
近期,保银资本、Point72、安联投资、阿布达比投资局等外资机构频频调研A股上市公司。数据显示,2月至今,外资机构已经调研了60多家A股上市公司。从行业热度来看,外资机构扎堆调研了电子设备和仪器、集成电路、应用软件行业公司,三大行业各有5家公司接受调研;从单家公司来看,澜起科技、奥比中光、思特威、虹软科技、唯捷创芯、南网储能等更受外资机构青睐,均接待了超10家外资机构调研。

密集申报AI指数基金 公募拥抱科技细分赛道
在AI行情的持续演绎下,资金对于细分赛道颇为青睐。仅场内人工智能、机器人ETF今年以来就增长了近80亿的份额,公募还在加紧申报更多产品。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要想在细分指数产品上实现差异化发展,还要做好前瞻性布局,不能被市场“牵着走”。Choice数据显示,2月19日,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掀起涨停潮,东财人形机器人指数上涨7.54%,2月以来已涨超18%。

AI主题投资现分歧 基金经理等待业绩验证
近日,人工智能(AI)概念股大涨大跌,资金分歧明显加大。此轮AI牛市,“AI+”产业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医疗、影视、教育等行业的估值?对此,多位基金经理表示,DeepSeek概念主题投资能否演化为基本面投资,重点关注AI技术能否真正落地并带来业绩增长。目前“AI+”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并不是所有领域都能有效利用AI实现价值增长。

机器人全面爆发 闫思倩“拉涨停” 有基金经理按捺不住:All In AI应用
财联社2月19日讯(记者闫军)毫无疑问,机器人是本轮春季躁动最大焦点。2月19日,机器人再次延续大涨,截至收盘,7只机器人主题ETF涨幅超过或接近6%,其中,银华机器人ETF涨幅达到7.08%,年内回报率达到23%,近60日涨幅超30%。从资金认购热情来看,涨幅居前的ETF场内纷纷出现溢价,资金抢筹情绪高涨。

狂卖130亿元!多只科创综指ETF宣布提前结束募集
科创综指ETF发行进入第三天,“大战”日趋白热化,多只产品宣布提前结束募集。2月19日,工银瑞信基金发布公告表示,旗下科创综指ETF募集已于今日提前结束募集,募集期只有短短3天。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表示,旗下科创综指ETF募集截止日由2月21日提前至2月20日。再早之前,建信科创综指ETF一日售罄并开启比例配售。

30年国债期货连跌3天 都在问:债市调整到位了吗?短债基金年内转亏要不要赎回?
财联社2月19日讯(记者闫军)股债跷跷板效应之下,30年国债期货连跌三天,有网友调侃“债市,终于尝到了市场的毒打”。2月19日,连续调整3天的30年国债期货再次高开低走,上午一度跌0.03%。截至收盘,终于扭转3天下跌态势,收涨0.22%。在经历长时间的资金利率居高不下之后,债市的做多热情逐渐消磨,短端压力不断冲击长端韧性。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