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省级能源重组潮起,能源航母加速打造

网络 2025-10-01 09:40:50
市场资讯 2025-10-01 09:40:50 阅读

  一批省级“能源航母”在加速打造,能源重组成为新趋势。

  9月25日,平煤股份、神马股份、易成新能、硅烷科技和大有能源5家企业均发布公告称,河南省委、省政府已正式决定对省内两大能源化工龙头——河南能源与平煤神马实施战略重组,这一举措标志着河南能源重组迈出重要步伐。

  同在9月,贵州省能源领域迎来重大变革。贵州能源集团吸收合并乌江能源事项取得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双方已于2025年9月8日签署了《吸收合并协议》。一个覆盖煤、电、气、化全产业链的全新能源巨头即将诞生。

  不只是河南、贵州,近两年新疆、湖南、四川、青海等省(区)的能源企业密集启动整合重组,一批大型省级综合性能源集团相继亮相。

  既是强强联合,也是资源互补

  在河南,两大能源巨头战略重组后资产规模超5500亿元。从资产规模看,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平煤神马资产总计达到2884.82亿元,河南能源达2636.53亿元。

  在贵州,贵州能源集团吸收合并乌江能源完成后的新集团总资产突破1500亿元。截至2024年末,贵州能源集团资产总额1008.86亿元;乌江能源集团的核心子公司乌江能投截至2024年末的总资产为568.87亿元。

  这些能源巨头的合并,不仅是资产与业务的简单叠加,更是一次产业链的深度整合。

  先说贵州,从资源禀赋来看,贵州能源集团以火电见长,电力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达1065万千瓦。其中,火电590万千瓦、新能源403万千瓦,绿电装机占比37.84%。而乌江能源在水电、光伏、页岩气等清洁能源领域的优势资源,将与贵州能源集团在火电等传统能源领域的深厚基础形成互补,助力贵州能源集团构建更加多元、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

  再看河南,平煤神马煤基化工技术领先,构建了多条特色化工产业链;而河南能源集团拥有煤炭资源储量284亿吨,化工产品产能近1000万吨。二者的合并不仅是规模的叠加,更是产业链的互补与延伸。这次重组的核心目标,是打通产业链、降低内耗、提升附加值。

  全国性能源重组潮省级“能源航母”不断

  这场省级能源企业重组浪潮并不仅限于贵州和河南,近两年,新疆、湖南、四川、青海等地一批大型省级综合性能源集团相继亮相。

  近期,新疆两大省级国企能源集团——新疆能源集团与中新建电力集团,均展开了重大的合并重组行动。其中,新疆能源集团在国资委的控股下进行了重组,而中新建电力集团也顺利成立。8月12日,根据立新能源发布的公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已批准其控股股东新疆新能源与新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整体合并重组。

  2024年3月,湖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长沙揭牌成立,注册资本300亿元,定位为湖南综合性能源投资建设运营省级平台和全省能源战略实施主体,承担着全省能源保供功能性任务。据湖南省人民政府消息,该集团力争到2025年,集团资产规模达1200亿元,在运在建控股电力装机1200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10%以上;到2030年,资产规模将达2000亿元,控股电力装机2200万千瓦,占全省比重约20%。

  今年更早时候,经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四川省投资集团与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进行了战略性重组,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成都正式揭牌成立,致力于打造集源网荷储一体化、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现代综合能源企业。

  去年底,根据青海省委、省政府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青能集团由青海国投整合青海省内4家清洁能源企业组建而成,旨在有效支撑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

  驱动力量是绿色转型和能源安全

  全国性能源重组潮背后,有着深刻的政策驱动和战略考量。在能源安全方面,各省份纷纷加快能源板块整合发展,多个大型省属能源集团改组设立,已成为地方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此外,能源结构转型也是重要推动力。从贵州和河南的省级能源集团战略重组就能看出,重组的目的之一,是整合传统能源与清洁能源资产,优化能源结构,构建从能源生产到化工产品加工、循环利用的完整产业生态,减少同质化竞争。

  可以预见,地方能源板块的整合,将加速将资源向头部集中,有助于加大域内资源整合力度,减少沟通协调等资源内耗,增强集团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引领当地能源产业创新。

  跨越山河,从西南的贵州到中原的河南,从湖南的湘江到四川的盆地,省级能源航母已陆续起航。这场能源格局的重塑不仅关乎企业命运,更将深刻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向。

(文章来源:新京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