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浪潮下:大宗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网络 2025-07-11 03:30:24
市场资讯 2025-07-11 03:30:24 阅读

  当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当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案即将落地,当光伏、新能源汽车、钢铁等行业掀起“反内卷”浪潮,一场关乎大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变革拉开了帷幕。

  “反内卷”不是简单的“行业降温”,更不是对市场活力的抑制,而是通过重构竞争规则,打破路径依赖,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清障拓路。在供需错配与创新突围并存的转型关键期,“反内卷”的核心意义十分清晰:让竞争从“低水平内耗”转向“高质量共创”。

  内卷蔓延,本质是发展逻辑滞后于时代的现象。回望我国产业发展历程,以规模扩张、价格比拼为特征的竞争模式,曾在“短缺经济”时代释放巨大动能。但在当下这个时代,这套逻辑异化为“内卷式”竞争,让企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从钢铁行业的“以量补价”,到光伏组件的“六毛一瓦”,再到新能源汽车的“月降千元”……《求是》杂志指出,这种“内卷式”竞争将市场主体困在“低价低质、没有效益”的泥潭,本质是“失智的内耗”。

  若任由这种“失智”蔓延,光伏企业难有资金投入N型电池研发,新能源汽车品牌难以在智能化赛道取得新突破,钢铁行业更会错失绿色转型机遇。这会拖慢众多产业的迭代节奏,进而让中国产业在全球竞争中丧失“质”的优势。因此,“反内卷”的第一步是认知到“内卷式”竞争的危害。

  从表面上来看,此轮“反内卷”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似,但目的在于“建机制”,用法治划清边界,用协同重构生态,用创新打开发展空间。

  “反内卷”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治理逻辑从“行政主导”转向“法治先行”,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案剑指“强制低价销售”“平台二选一”,明确“低于成本价倾销”红线;二是治理重心从“盯着产能”转向“打通循环”,让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三是治理目标从“短期稳增长”转向“长期育动能”,政策既约束无序扩张,更鼓励创新突围。

  这种“立规则”而非“一刀切”的智慧,正引导企业将竞争重心从价格比拼转向质量和创新比拼。当光伏行业从“价格战”转向“技术协同”,新能源汽车领域从“比降价”转向“比安全”。这正是理性竞争的核心,企业要在合规框架内以技术创新、品质升级为“矛”,以产业链协同为“盾”,在良性循环中实现“强者愈强”。

  站在高质量发展的坐标上,当前的“反内卷”浪潮本质是一场发展逻辑的重塑。当企业告别拼资源、比消耗的旧模式,走向靠创新、赢价值的新路径。这不是对市场活力的削弱,而是对健康竞争的守护。让竞争回归本源,既守护“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市场规律,又激励“创新驱动发展”的产业升级。如此一来,中国经济必将在有序竞争中释放更澎湃的动能。

  这,或许正是“反内卷”这个时代名词最深层的意义:给无序竞争做“减法”,为高质量发展做“乘法”。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