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足球联赛:赞助商激增,消费热潮涌动

网络 2025-07-11 03:00:39
市场资讯 2025-07-11 03:00:39 阅读

  7月5日,南京队与苏州队比赛进行到第75分钟,现场电子大屏显示本场观赛人数为60396人,创下“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单场上座新纪录,这也是中国业余足球赛事观赛人数新纪录。

  在赛场外,“苏超”的赞助商之战同样愈演愈烈。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8日,“苏超”的赞助商数量从开赛时的6家飙升至30家,且京东、小米、伊利、喜力啤酒等巨头纷纷入局。为何“苏超”能够如此“吸金”?记者日前展开了实地调研。

  大品牌争相“入场”

  公开资料显示,“苏超”赞助商分为5个类别,在“苏超”开赛之初,赞助商几乎全部来自江苏本土。“百万级”的赞助商名额已一席难求,目前“苏超”整个赛季的官方赞助席位的价格已飙升至300万元。

  海澜之家是较早参与赞助“苏超”的江苏品牌,对于这家服装企业而言,“苏超”的流量与话题度,与自身业务非常匹配。公司将与“苏超”深度合作,在为期7个月的赛程中持续制造品牌话题性及曝光度。

  在“苏超”最新积分榜上,南通队凭强大实力继续领跑。近日,新加坡金鹰集团旗下维达品牌正式官宣,成为“苏超”南京赛区赞助商以及南通赛区赞助商。

  此前,6月30日,阿里集团三大业务品牌在5小时内先后冠名3支“苏超”球队。实际上,巨头入场,正是最近一段时间“苏超”吸金能力的有力体现。

  带动全民“消费盛宴”

  知名品牌纷纷入局“苏超”,一个根本原因是“苏超”物有所值。目前,“苏超”的上座率之高,直逼顶级体育赛事。7月5日,南京队与苏州队比赛观赛人数超6万人,创下“苏超”单场上座新纪录。

  “苏超”前两轮场均上座人数8798人,到第五轮,“苏超”的平均上座人数已经突破3万人。

  “苏超”的精彩,不仅仅停留在赛场。“苏超”南京对战苏州的“江苏德比”,直接带动当地“赛后二场”的吃喝玩乐消费。美团数据显示,7月5日当天,异地消费者贡献的南京餐饮堂食订单量位居江苏全省第一,苏州紧跟其后。

  扬州以“慢生活”著称,美团数据显示,扬州主场比赛期间,“扬州洗浴”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330%,“扬州洗浴修脚”相关评论量同比增速超225%。

  据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预测,“苏超”整个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

  “以‘全民足球’为底色,‘苏超’在线上将足球竞技创新转化为全民共创、全民共享的文体商旅消费盛宴。”江苏商务厅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

  赛事经济如何“长红”

  当前,“苏超”如同一把金钥匙,为江苏各地解锁发展机遇。同时,“苏超”也需要江苏答好“当红IP如何长红”这道考题。

  “赛事经济的本质,在于将文化需求有效转化为消费需求,推动文体旅商深度融合。”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专家王聪认为,“苏超”火爆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经济学逻辑。

  “‘苏超’比拼的不仅仅是球场上的实力,更是各地以赛事为媒,接稳‘发展传球’、答好‘经济考卷’的综合能力。”江苏省发改委一位相关人士表示。

  用好“苏超”金钥匙,构建起赛事经济生态闭环,激活流量变现的“乘数效应”。6月28日,在“苏超”第五轮中,主场作战的盐城队以2比0力克镇江队。值得一提的是,这支60多人的深圳后援团中,有近40名是来自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高管。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