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通“南向通”扩容:重塑跨境资产配置生态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宣布了多项债券通优化扩容措施,包括将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加入券商、保险公司、理财及资产管理公司等四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非银机构”)。
通俗理解,债券通“南向通”是内地机构投资者投资香港债券市场的一种机制安排。结合当前内地金融机构面临的资产配置困境来看,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机构扩容正当其时,其对非银机构自身的发展、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的长期稳定繁荣具有深远意义。
其一,拓宽非银机构资产配置渠道,增强其全球化资产配置能力。此前,非银机构主要依赖QDII额度“出海”,而债券通“南向通”相当于为非银机构投资海外债券建立了一条“高速公路”。例如,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68%,而香港10年期政府债收益率为2.99%,这有利于非银机构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其二,促进内地债券市场平稳运行,缓释因供给短缺引发的单边波动。截至今年5月末,我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187.2万亿元。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机构扩容,相当于为内地债券市场需求端安装了一个“减压阀”。
其三,有助于为香港债券市场引入中长期资金,增强交易活跃度。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机构扩容,有利于保险资金等长线资金流入香港债券市场,增强二级市场流动性。非银机构更为多元的投资策略与灵活的交易模式,将显著增强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与交易活跃度。
开放之翼展,繁荣必可期。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机构扩容,将重塑内地非银机构跨境资产配置的生态,促进两地债券市场的繁荣发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